美國軍事媒體《The Defense Post》報導,美國海軍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角太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Space Force Station,CCSFS),成功完成首次海基高超音速導彈「常規快速打擊」(CPS)的「端到端」飛行測試,首次採用「冷發射」技術,為2025年部署朱瓦特級(Zumwalt class)驅逐艦奠定基礎。此測試標誌著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競賽中取得關鍵進展,目標在對抗中俄的技術挑戰。海軍戰略系統設計高階官員表示,冷發射技術提升導彈安全性與可靠性,將加速海基平台的整合。

CPS導彈採用與陸軍「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相同的「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CHGB),速度超5馬赫(約6174公里/小時),射程約2700公里。滑翔體由火箭助推至高空後,脫離助推器,以高超音速滑翔至目標,具備高機動性與抗攔截能力,適用於快速打擊遠程、高防禦目標。海軍計畫於2025年將CPS部署於朱瓦特級驅逐艦,2029年整合至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潛艦。

冷發射與熱發射的主要差別在於導彈發射方式。熱發射(如陸軍LRHW)在發射管內點燃火箭引擎,產生高溫氣體,適合陸基平台,但對艦艇安全構成風險。冷發射(如CPS)則利用壓縮氣體將導彈推出發射管,於空中點火,確保艦艇安全,類似海軍現役「三叉戟」核導彈與「戰斧」巡弋導彈的發射機制。冷發射技術降低艦上熱負荷,適合朱瓦特級的先進垂直發射系統。

此次測試驗證冷發射的可行性,為海軍提供快速、遠程的非核打擊能力。專家指出,CPS將增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力,對抗中國的區域拒止策略。隨著中俄高超音速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海軍正加速部署,以維持戰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