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前往中國頻傳失蹤、遭留置關押等,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特別出版「2025中國大陸旅行安全手冊」,提醒民眾赴中旅遊應注意使用當地APP,避免自己的電信足跡外流,也應該避免攜帶政治、歷史、宗教等相關書籍。至於入境時,該手冊也示警「手機、筆電等隨身物品,是否存有可能被搜查的內容,建議在台灣先備份並刪除」、「避免拍攝港口、機場、軍事演習場所」、「避免觸及或討論敏感議題及事務」和「避免未經許可自行蒐集中國商業資訊、社會民情資料」等。
海基會列舉4個真實案例:一、某軍警退役的村里長應邀前往中國交流,於飯店遭自稱中共國安人員約詢,檢查手機並備份通聯記錄。二、某國人經常在網路上比較兩岸政治制度,並稱讚台灣社會自由民主,入境中國時遭海關留置,並詢問赴中目的。三、某國人擔任國內民間協會會長,於入境時,遭中共國安人員詢問協會運作情況。四、某宗教人士入境中國後,遭中方指控違反中共刑法第條「組織、利用會道門破壞法律實施罪」,現仍遭關押中。
有鑑於台商、台流在中國魂斷異鄉,有遺體骨灰運送返台的需求,該手冊也列出「自大陸地區將遺體運回或攜帶骨灰入境須知」。骨灰部分,隨身所攜帶的骨灰罐,於入境通關時須向海關人員出示「火化證明」及「死亡證明」,有助通關檢查;遺骸棺槨方面,則須填具進口報單,並檢附中國有關部門開具的「檢疫證明」及「死亡證明」,自行或委託報關行向海關申報入關。
海基會也提醒,公務員及特定身分人員赴中轉機、搭船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無論屬於「入境」或「過境」,均須於赴中前申請許可或報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