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各國政府共持有超過 463,741 枚比特幣,約占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2.3%。這比 2024 年 7 月報告的 529,591 枚比特幣有所下降,表明各國政府仍在持續參與加密貨幣投資。薩爾瓦多不丹等一些國家積極增持比特幣,而美國和德國等其他國家則已清算其儲備。

各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參與比特幣的持有,主要通過扣押、捐贈、主動購買和挖礦等方式進行。本節追蹤了 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4 月期間各國政府儲備的變化:

美國

美國政府仍然是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持有約 198,012 枚比特幣(截至 2025 年 4 月,價值約 183 億美元)。然而,由於政府清算了部分持有量,這一數字較 2024 年 7 月略有下降。一項重大進展是唐納德·川普總統于 2025 年 3 月簽署行政命令,建立「數位諾克斯堡 ( 美國黃金儲存地 )」——一個戰略性加密貨幣儲備庫,用於整合被沒收的比特幣資產。

中國

儘管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中國仍然是第二大政府比特幣持有者,目前持有 194,000 枚比特幣(價值約 176 億美元)。這些資產大部分源自 2019 年 PlusToken 龐氏騙局。雖然中國尚未清算這些持有量,但政府對未來計畫仍守口如瓶。

英國

英國持有 61,000 枚比特幣(約合 56 億美元),全部通過與犯罪相關的繳獲而獲得。政府尚未決定是否出售這些資產,或將其用於公共財政需求,正如最近的政策討論中所建議的那樣。

不丹

不丹已悄然積累了 8,594 枚比特幣(約合 7.954 億美元),全部通過水力發電驅動的可持續比特幣挖礦實現。該國持續擴大挖礦業務,使其成為政府通過直接挖礦而非繳獲或購買來積累比特幣的罕見案例。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已穩步將其比特幣儲備增至 6,135 枚比特幣(約合 5.678 億美元)。作為總統納伊布·布克爾將比特幣融入國民經濟的長期戰略的一部分,該國繼續每天購買 1 枚比特幣。

烏克蘭

自 2024 年以來,烏克蘭收到的比特幣捐款激增,總額已達 256 BTC(約合 2130 萬美元)。這些資金已被全部清算,並用於持續衝突中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

德國

德國於 2024 年年中清算了其全部 46,359 BTC(約合 39 億美元)的比特幣持有量,導致比特幣價格下跌 15.7%。此案例說明了政府出售比特幣如何顯著影響加密貨幣市場。

全球各國比特幣持有量。 圖 : 翻攝自金色財經


各國政府獲得比特幣的來源分別是 :

扣押資產

美國、中國和英國通過打擊網路犯罪和欺詐的執法行動獲得了比特幣。美國持有 198,012 枚比特幣,主要來自「絲綢之路」和 Bitfinex 駭客攻擊。中國的 190,000 枚比特幣來自 PlusToken 龐氏騙局,而英國則從洗錢案件中繳獲了 61,000 枚比特幣。

活躍購買量

薩爾瓦多是唯一一個積極購買比特幣的國家,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每天購買1枚比特幣。該國目前持有 6,135 枚比特幣,並將其作為國家金融戰略的一部分,將比特幣視為長期儲備資產。

挖礦

不丹利用其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利用水力發電挖礦來積累比特幣。這項挖礦計畫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即政府主導的比特幣積累,無需直接在市場上購買。

捐款

烏克蘭已收到來自國際支持者的超過 256 枚比特幣的捐款,用於資助軍事和人道主義工作。這些資金大部分被迅速變現以支付緊急開支,只有少量餘額留在政府錢包中。

美國總統川普赦免「絲綢之路」創始人羅斯·烏布利希(Ross Ulbricht)。 圖:翻攝自X帳號@0xCheshire

各國拋售比特幣的原因 :

並非所有政府都選擇長期持有比特幣——有些政府出於各種原因選擇清算其持有的比特幣。

預算限制

面臨財政赤字的國家,例如德國,已經出售比特幣以彌補預算赤字。2024 年年中,德國清算了 46,359 個比特幣,導致市場低迷。

市場時機

政府可能會在價格高企時策略性地出售比特幣,以實現收益最大化。這些出售可以產生可觀的收入,但也有可能影響市場穩定。

法律義務

被扣押的比特幣通常會被強制清算。例如,美國定期拍賣被沒收的比特幣,因為國家法律要求將扣押的資產兌換成法定貨幣。

全球持有比特幣前5名的國家。   圖 : 翻攝自金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