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金價本週一度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中國大陸地區黃金投資熱度急速升溫,不僅黃金飾品價格飆破每克1000元人民幣,市場上更出現大量以信用卡炒金」的現象,引發各大銀行及金融監管機構示警,提醒民眾切勿以貸款資金投資黃金,以免觸法並承受高額風險。

根據《央視網》報導,目前大陸多家線下黃金門店反映,受高金價影響,顧客購買意願偏向觀望,但以舊換新需求增加。不少金店推出新款式飾品,並逐漸轉向銷售金條以因應市場趨勢。央視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投資者因追漲心理,產生透過貸款、信用卡套現購金的行為,本週內上海黃金交易所兩度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投資人注意波動風險。專家指出,信用卡資金用途受限,不得用於黃金投資;若違規,可能遭提前收回貸款、調降信用額度,甚至影響個人徵信。

熱議話題:花蓮29歲女老師陳屍租屋處疑遭性侵! Line帳號傳訊「遭殺害快去找」

《人民網》報導指出,江蘇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近期接連發布公告,強調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黃金、股票、基金等投資性領域。江蘇銀行提醒,不法分子常以「高收益」為誘餌,誤導持卡人進行高風險炒金操作,若金價波動導致損失,持卡人需自行承擔所有代價。興業銀行也警告,將嚴控信用卡風險,必要時可調降額度、限制交易或要求提前還款。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受訪指出,信用卡透支本質為短期借貸,若用於黃金投資,將面臨槓桿風險、資金成本高漲與信用風險等多重壓力。

《聯合新聞網》進一步報導,有陸籍投資者在社群平台分享,以多張信用卡套現高達80萬元人民幣購金,利用免息期短炒黃金賺取利差,一週內潛在收益近4萬元人民幣。然而,金融專家提醒,黃金雖有避險屬性,但受國際局勢、貨幣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價格同樣存在劇烈波動。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貸款炒金屬於高風險操作,不僅本金易受損,還須負擔利息與還款壓力,一旦違約,相關行為將被記入徵信系統。

此外,為抑制非理性黃金投資,今年以來中國各大銀行也紛紛調整黃金理財產品條件。招商銀行宣布,自3月27日起,黃金賬戶活期買入與定投起點由700元上調至750元。多家銀行亦同步調高積存金產品門檻,或下調黃金賬戶相關利率,強化風險管理。

金融專家提醒,面對當前金價高位震盪,投資人應保持理性心態,切勿盲目加槓桿,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資產,避免將黃金作為唯一投資標的,並隨時關注市場變化與銀行政策調整,以穩健方式參與貴金屬市場,降低不必要的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