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運算規模急速擴張,全球資料中心對能源的需求亦直線飆升。科技巨頭亞馬遜(Amazon)與輝達(Nvidia)近日坦言,在現實壓力下,短期內不得不仰賴包括天然氣在內的化石燃料,以確保資料中心的穩定運作。根據《CNBC》報導,美國科技與能源產業代表日前齊聚奧克拉荷馬市的漢姆美國能源研究院(Hamm Institute for American Energy),針對AI時代下的能源挑戰展開深入討論。會中傳遞出一個清晰訊息:在可再生能源尚未全面到位前,所有選項都必須擺上檯面,包括傳統能源。
亞馬遜全球資料中心副總裁凱文・米勒(Kevin Miller)指出,要滿足電網日益增加的需求,「短期內必須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新增部分熱能發電勢在必行。米勒強調,亞馬遜仍是全球最大企業級再生能源買家,積極投資先進核能與碳捕捉技術,致力於在204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但他也坦言,這些先進技術最快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因此現階段務實應對能源需求至關重要。米勒直言:「為顧客提供足夠的容量是首要任務,確保穩定電力供應是我們最優先關注的目標。」他坦承,短期內將依靠天然氣作為補充能源,以支撐AI與雲端服務的龐大用電需求。
輝達企業永續發展資深總監喬許・帕克(Josh Parker)亦表達類似立場。他指出,AI的爆發式成長已推升能源需求急速攀升,目前必須採取「所有選項皆考量」的務實態度。帕克表示,不同客戶對乾淨能源的重視程度不一,有些極為關注碳排放目標,有些則較為寬容,但無論如何,「我們最需要的是穩定且充足的電力」。
新創公司Anthropic共同創辦人傑克・克拉克(Jack Clark)則提出警告,AI產業至2027年恐需新增約50GW(吉瓦)電力,相當於50座核電廠的產能。他強調,短期內仍需依賴現有能源體系,並呼籲業界正視當前現實,同時視AI龐大電力需求為推動新型能源技術創新的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增加煤炭產量,並以AI運算需求作為理由,科技業高層對於重啟煤炭應用普遍持保留態度。在座談會上,亞馬遜與輝達高層皆未正面回應是否支持使用煤炭,僅由克拉克以婉轉方式表示:「雖然會列入考量,但絕非首選。」事實上,這場能源與科技之間的拉鋸戰,正反映出川普政府重推化石燃料政策後,科技產業面臨的現實壓力。隨著聯邦政府削弱對氣候承諾的約束力,企業正被迫在業務成長、環境永續與政治風險之間尋求艱難平衡。
根據《Wall Street Pit》報導,亞馬遜方面重申,將持續推動再生能源布局及先進技術投資,不會因此放棄淨零碳排承諾。米勒強調:「我們非常清楚,環境責任依然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但他也直言,在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的當下,「務實取得能源」成為當務之急。目前,科技業短期能源策略明顯轉趨務實,但長期目標仍緊盯減碳與能源轉型。
隨著AI技術持續急速推進,未來全球能源市場勢必因應新需求而出現更多變局,而科技巨頭如何在經濟成長與永續責任之間取得平衡,亦將成為國際社會持續關注的焦點。

輝達資深企業永續發展總監喬許·派克(Josh Parker)坦言輝達需要穩定供電量。 圖:擷自X帳號@eyishaz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