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周四(17日)指控中國企業協助俄羅斯生產「伊斯坎德爾」(Iskander)短程彈道飛彈,隔日(18日)烏克蘭政府隨即宣布制裁 3家中國公司。這些企業被指涉及與俄方聯手開發武器,烏方稱,這類飛彈已被用來對哈爾科夫(Kharkiv)等地的攻擊。

據烏克蘭公布的最新制裁名單,三家中國企業分別為:北京航空航天翔輝科技、瑞金機械及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這些公司皆被描述為在中國註冊,且參與俄方武器生產供應鏈,尤其與俄軍主力武器「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有關。

澤連斯基 18 日在社群平台 X(原 Twitter)表示:「我們今日擴大了烏克蘭的制裁,針對近百個法人與自然人,主要涉及俄製『伊斯坎德爾』導彈的生產鏈,這些飛彈就是用來轟炸哈爾科夫的凶器。遺憾的是,其中部分企業來自中國。」

澤連斯基 18 日在社群平台 X 宣布「擴大了烏克蘭的制裁,主要針對涉及俄製『伊斯坎德爾』導彈生產的法人與自然人,這些飛彈就是用來轟炸哈爾科夫的凶器。遺憾的是,其中部分企業來自中國。」 圖:擷自澤連斯基X帳號

根據烏克蘭官員說法,俄羅斯日前對哈爾科夫的攻擊即動用了「伊斯坎德爾」飛彈,造成至少 1死、超過 100人受傷。

針對被制裁企業將遭禁止在烏克蘭境內經營,所有資產亦將被凍結,中國外交部駁斥澤連斯基的指控,稱其「毫無根據」。中國官方強調,雖與俄羅斯維持密切經濟往來,但中國始終保持「中立」立場,未曾向俄羅斯供應軍火。

根據烏克蘭官方統計,2021 年烏中雙邊貿易額約 190億美元,其中烏克蘭出口中國約 80億美元,以農產品和原物料為主,進口則近 110億美元,以製成品為主。制裁措施是否將影響雙邊經貿,目前尚未明朗。

除了企業,澤連斯基本月稍早還表示,有中國公民在俄烏戰場上為俄軍作戰,烏方目前扣押了兩名中國籍戰俘。對此,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人員已被召見說明。事後烏克蘭與美方均稱,這些中國人是自願以「傭兵」身份參戰,出發點為「金錢動機」,並非官方行為。

 

根據烏克蘭官員說法,俄羅斯日前對哈爾科夫的攻擊即動用了「伊斯坎德爾」飛彈,造成至少 1 人死亡、超過 100 人受傷。   圖:擷自X帳號@IneBackIver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