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14日)展開2025年首次出訪行程,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NY Times)分析,習近平此行目的在於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緩解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的衝擊。面對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試圖鞏固區域友誼,凸顯其作為穩定全球夥伴的角色,與川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形成對比。
習近平首站抵達越南河內,預計見證約40項協議簽署,包括一條造價83億美元、連接越南北部與中國的鐵路項目。隨後,將在馬來西亞訪問3天,最後於柬埔寨結束行程。中國作為東南亞最大貿易夥伴,過去10年積極擴展區域影響力,越南尤為依賴中國原材料,60%至90%的出口服裝原料來自中國。然而,美國關稅政策使越南、柬埔寨等地成為中國商品轉運美國的替代路徑,也讓這些國家面臨川普新關稅的壓力。
東南亞國家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憂心中國商品因美國市場受阻而湧入本地,衝擊經濟。專家指出,習近平可能藉機了解各國應對貿易戰的立場,並防範中國商品傾銷引發的摩擦。
習近平的訪問也凸顯地緣政治挑戰。中國資助柬埔寨海軍基地重建,引發戰略疑慮;與越南、馬來西亞的南海領土爭端更添緊張,近期中國海軍在越南附近演習及對越南漁民的強硬行動引發爭議。越南學者認為,越南歡迎中國投資以緩解經濟壓力,但需避免被視為傾向中國,以確保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順利。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則強調與中國合作需謹慎,追求和平與經濟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