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開啟第二段任期後,透過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大刀闊斧地修改聯邦政府的施政方向,加上反覆的政策也令許多民眾感到無所適從。有專家在分析川普近幾個月以來的行動後,認為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不但可能無法對川普的總統權力進行約束,甚至可能直接被川普破壞殆盡。

中國《北京日報》旗下新媒體品牌「長安街知事」在《騰訊網》發布分析文章指出,雖然美國過去選舉政治菁英時,大多都會考慮其是否具備相當的「專業性」,但在 2008 年金融危機過後,經濟環境的失衡導致許多美國中低收入者失去了對政治菁英的信任。最終,以「反菁英」、「反全球化」口號將經濟問題轉化為民粹主義與保護主義敘事的「政治素人」川普成功帶著一群「非專業」的官員,吸引大量民眾支持並當選了美國總統。

該文章表示,目前美國的選舉政治生態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對候選人的身分認同被視為比執政能力更重要的條件,這才導致了不具備專業能力的候選人成為了美國的國家領導人。

該文章進一步分析稱,美國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無法阻止川普的行動,主因是川普持續地在鑽美國政治制度的漏洞。該文章表示,川普頻繁使用的行政命令,可以繞過美國國會對相關法案進行討論,進而避開立法權對川普行政權力造成的干擾。

同時,川普也利用美國《全國緊急狀態法》中沒有針對「國家緊急狀態」進行明確定義的漏洞,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權力。最終,川普開啟第二任期的短短數個月內,透過自己的權力大幅破壞全球貿易體系,並同時失去許多盟友對美國的信任。

有專家分析認為,川普透過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等方式,繞開立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進一步加大自己的權力。 圖:翻攝自 仲樹

另一方面,《騰訊網》國際專欄作者「仲樹」也從川普對美國司法機構與法律界進行公開對抗的方向,分析川普如何對美國司法權造成破壞。「仲樹」指出,川普在重返白宮後,連續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吊銷美國國內多間大型律師事務所的聯邦安全許可,並禁止其律師進入聯邦政府建築內,受到限制的律師事務所也因此無法再執行與聯邦政府相關的業務。

「仲樹」表示,第一個受害的律師事務所,是曾在 2016 年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競選團隊提供法律服務,並曾揭露「通俄門」相關資訊的西雅圖律師事務所「Perkins Coie」。「仲樹」稱,川普將「通俄門」事件形容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政治迫害」,成功塑造了自己是「體制外受害者」與「反建制派鬥士」的形象,並在成功返回白宮執政後,立即對該事務所進行清算。

除了「Perkins Coie」外,川普也在三月以「清除政治化司法」為由,密集發布行政命令,許多涉及調查通俄門事件或為民主黨政客提供法律幫助的大型律師事務所也陸續被吊銷安全許可,持續分裂美國的法律界與司法體系。

川普透過簽署行政命令方式,吊銷特定律師事務所的聯邦安全許可,對美國法律界造成巨大傷害。 圖:翻攝自 仲樹

針對川普政府不斷擴大的行政制裁,前歐巴馬政府副司法部長、現任 Munger, Tolles & Olson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唐納.維里利(Donald Verrilli)公開名為「法庭之友」(Friend of the Court)的意見書,指責川普濫用行政命令的行為,違反了美國《憲法》的第一、第五與第六修正案,呼籲法院立即採取行動「阻止總統濫用權力,否則川普的越界行為將逐漸變成『常態』」。

「仲樹」表示,該意見書目前已獲得超過 500間美國律師事務所連署。同時,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及保守派智庫加圖研究所也分別公布了獨立的意見書,針對川普打擊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進行批評,認為該行動可能對美國的法治環境構成重大的威脅。

「仲樹」認為,隨著川普與美國法律界的衝突不斷加劇,美國的司法與行政權權力邊界逐漸變得越來越模糊,「三權分立取得平衡的制度與機制,目前已經逐漸被『互毆式政治』撕扯得千瘡百孔」。「仲樹」也感嘆,如果法律成為政治工具、法院也成為交戰前線,法治將不再是一個社會裁決紛爭的基準,而各方勢力爭奪權力的資源庫。「如果三權分立的平衡遭到破壞,不同的美國政治派系也因此互相對抗,那麼美國還能自稱自己是『法治國家』嗎」?

有專家分析認為,目前川普已經成功繞過立法權的監督,並對司法權與美國法律界造成巨大的傷害,「三權分立取得平衡的制度與機制,目前已經逐漸被『互毆式政治』撕扯得千瘡百孔」。   圖:翻攝自 仲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