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多國發起的貿易戰如今聚焦中國,關稅更提升至125%,引發中美新一輪對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以強烈民族主義凝聚內部支持,視美國為「單邊霸凌」,不會在這場具歷史與劃時代意義的貿易戰中讓步。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則點出川普的「3大關鍵問題」,認為美中貿易戰的結果,很可能標誌著舊有共識的破裂,以及一個截然不同、甚至非常危險的未來。

CNN和BBC不約而同都提到川普第一任期時批評中國掏空美國經濟一事。BBC稱川普先前發動的貿易戰,不僅打破常規,也撕毀了「與中國增加貿易」的一般思維;如今,「川普2.0」帶著針鋒相對的關稅捲土重來。而CNN則指出,在7年前貿易戰開打之後,中方就已暗中籌備這場「對決」,習近平很早就明確表示,預估中國將進入長期與美國及其盟友鬥爭的階段,習近平已接受挑戰並且準備迎戰。

CNN舉出數據,指出與2018年相比,今日中國擁有更多籌碼因應大規模貿易衝突,對美出口佔總出口比重由20%下降到不足15%;製造業也廣泛布局越南、柬埔寨等第三國,降低關稅帶來衝擊。北京更積極提升科技水平,發展AI與半導體,並強化稀土供應鏈,同時與中南美、東南亞、歐洲拓展貿易,爭取美國盟友支持。對於美國把對陸關稅提升至125%,CNN引述觀察人士看法,指未來幾年內可能讓中國對美的出口減半,中國企業面臨「破產潮」,但部分商品難以迅速被取代,將導致美國消費者消費金額長期上漲,等於向美國人加徵「隱形稅」;而中國報復性關稅,可能使美國對中國出口「幾乎歸零」,美國是不是能搶佔優勢還有待觀察。但無法忽略的是:中國領導人無須面對選票或民調變化壓力。

BBC則指出,川普貿易戰旨在顛覆「中國世界工廠」模式及其「與中國貿易多多益善」的一般看法。未來美中貿易戰將取決於3個關鍵問題:中國是否接受談判、是否願意大幅讓步改革經濟模式,以及美國是否仍信奉自由貿易。報導分析,中國經濟願景與民族復興緊密相連,北京難以對美國科技業妥協。若川普堅持保護主義,雙方恐陷入「贏者全拿」的經濟霸權之爭,舊有合作共識或將破裂,開啟一個充滿風險的未來。

2大媒體都提到,川普主張美國企業把海外供應鏈帶回本土,並且提高稅收,如果北京就此認為這就是美國關稅的主要目的,而非提倡經濟合作的理念,可能會認定「一切都沒什麼好談的」;至於對等關稅「髮夾彎」,快速升級針對中國的舉措,可能讓北京更確定美國並無談判誠意,而走向更難以緩解的對撞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