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接連在北醫與基隆長庚遭攻擊,引發社會震驚。衛福部今(10)日強調,不容許任何形式暴力進入醫療現場,依《醫療法》相關條文,行兇者最高可判3年徒刑,呼籲全民正視醫護工作者所承受的風險與壓力。
針對近期兩起醫院暴力事件,衛福部發表嚴正立場,指出對醫護施暴者,若涉及刑事責任,將依《醫療法》第24條及106條移送偵辦,最重可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處30萬元以下罰金,不排除追究責任到底。該部強調,護理人員承擔的風險與壓力不容忽視,法規對其保護已有明確依據,社會應給予更多理解與支持。
除司法處理外,衛福部也指出,醫療機構在平時即應落實《職業安全衛生法》,建立通報與因應流程,包含預防機制與事發後的應對。醫院應在暴力發生第一時間,立即通知警方進場協助,制止衝突並排除危險。依照規定,後續可由警察機關或衛生主管單位依違法程度,進行司法移送或處以行政罰鍰。
此外,衛福部提醒,醫院應善盡雇主責任,不僅要保障員工人身安全,亦需在事後提供適當心理關懷與法律協助,協助受害護理人員回復職場信心。該部也正檢討現行制度,盼能進一步強化醫護職場安全。
對於醫院中不理性就醫所衍生的護理人員離職潮,衛福部指出,此類暴力與騷擾已成為人力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醫療人力本就吃緊,卻又頻頻遭遇不當對待,導致護理人員長期身心俱疲、流動率升高,進一步壓縮了照護品質與醫療效率。
衛福部重申,護理人員扮演守護病患與家屬的重要角色,工作內容涉及生死與風險,每一位投入第一線的護理師,都是醫療體系無可替代的核心。針對有意或無意踰越醫病尊重界線的行為,社會應一致譴責,並給予醫護從業人員必要的尊嚴與保障。
衛福部最後呼籲民眾,請以理性與尊重面對醫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焦慮與不安,若有不滿與疑慮,應透過申訴或溝通機制處理,不可將情緒發洩於護理人員身上。打造一個安全、正向的醫療環境,需要病人、家屬與從業人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維護所有人的就醫權利與職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