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汽車今(6)日發出聲明反擊各界批評,財經網紅胡采蘋(Emmy)隨即在臉書「Emmy的追劇時間」上發文表示,該聲明「其實就是針對我來的」。她也藉此機會重提2023年曾發表過的深度影片內容,詳盡揭露台灣政府自1950年代以來對裕隆汽車長期補助與保護的歷史,質疑台灣用數十年國家資源,最終只「養出一個進口中國車的代理商」。

胡采蘋指出,裕隆自1953年創立,1960年轉型為汽車製造業者,幾乎從創立之初即受到政府全力保護。從1961年《發展國產汽車工業辦法》限制新設汽車裝配廠、提高進口關稅,到1970年代禁止日系車進口、制定《促進汽車工業經營方案》,層層政策都為裕隆鋪路。

她舉例,當年豐田與和泰、大同欲申請成立「中華汽車」遭政府冷處理,結果1969年裕隆卻率先以相同名稱成立新車廠。儘管政府從法規到資金提供全力扶持,裕隆卻屢次無法研發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車款,從青鳥一代到速利車系,皆為日產(Nissan)原型授權。

進入21世紀,台灣政府仍未放棄對裕隆的厚愛。Emmy指出,從2006年起,裕隆及其協力廠商分別領取總額超過23億元的電動車補助款,並主導超過百億元的產業資源分配。然而,裕隆最終僅完成300台先導運行車,與原承諾的3000台相去甚遠,達成率僅10%。

更令人質疑的是,裕隆同時斥資150億元進軍中國市場,與東風汽車成立「東風裕隆」,然而十年僅售出23萬台車,最後黯然退出市場。2023年又宣布代理英國品牌MG,卻被揭露MG早已被中國上汽收購,等同於「變相進口中國車」。

胡采蘋痛批:「台灣人六十年補貼、關稅保護,養出來的竟是中國車代理商。」她認為這是一場錯誤的產業政策與政治酬庸的結合,也是全民對裕隆怒火的根源。

她最後語帶諷刺地引用網友留言作結:「阿斗生氣的站出來,說我才不是裕隆。」

財經網美Emmy(胡采蘋)。   圖:翻攝自Emmy追劇時間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