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6日電)全社會防衛韌性首場實地演習日前在台南市登場,參演人員指出,從未演練過上百名傷患大量湧入,現場貼近真實讓「大家很慌亂辛苦」,這次是要透過實際嘗試以找出資源缺口改善,並讓參與者彼此建立人脈網絡。
首場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習3月27日在台南登場,採「有想定、無劇本」方式進行,模擬台南市安平港旅客服務中心發生爆炸及海嘯同時來襲,在無軍方協助下,驗證政府與民間面臨災害應變合作能力。
台南市虎尾寮民間緊急救援隊此次是支援傷患的檢傷、分類、包紮、後送等任務,身兼里長的救援隊長黃英慈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次演練設定所有狀況同時發生,災難現場一下子湧入約200名傷患,紮實演練2小時,「隊員回去都累到癱在那裡」,與過去民安演習傷患少、免送醫,按狀況一二三逐步演練完全不同。
黃英慈說,演練現場雖然有排定流程與順序,傷患也是用化妝、或貼一張紙來模擬傷勢,但現場氣氛確實跟真實狀況較類似,以救援隊曾參與高雄氣爆、台南維冠大樓倒塌等救災經驗來說,真的沒遇過這麼大量的傷患,收穫很多。
黃英慈認為,以往演練都流於形式,但演習就應貼近真實,像近期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也屬於爆炸案,應在日常演練時就讓民眾知道政府與民間單位要怎麼配合,盡力把傷害降到最低。
此外,國軍購置的「前進外科小組」裝備也首度亮相。參與演習規劃的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蔡長志說,這套裝備在戰時主要是挺進戰線附近開「救命刀」,處理心臟、頭顱等嚴重外傷手術,再協助傷患撐到後線醫院治療,因此須便利攜帶移動,只會有最基本的麻醉藥物、呼吸器、開刀器材等,絕不像醫院整齊完備。
蔡長志指出,民間醫護人員對這套裝備很陌生,儘管對外傷科醫師執行手術不至於造成影響,但仍需要時間熟悉,這次演習是很好的學習機會;特別是過去演習都是看劇本,假想「送到醫院就OK」,不太重視醫療體系,但這次不僅真的集結醫護,並事先為衛生所醫護人員與民防大隊進行訓練與桌上推演。
蔡長志讚許,這次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習律定「不打分數」,能感受到參與者都不是為了評分演出,而是要實際嘗試並找出問題,「雖然大家很慌亂、辛苦,但這本來就不應該是一場完美的演習,而要找出下一步怎麼改善」。
針對這次充當臨時醫院的「擴充急救醫療場所」,蔡長志認為,演練現場規模已做到很大,但畢竟醫院擁有的後勤資源如藥師、環境清潔、病床安全輸送仍不足夠,「離一家醫院還是非常遙遠」,甚至在災害時能否持續供藥、運作達一到兩週、人力輪替等問題,都需要持續思考。
至於現行醫護人力已吃緊,真實災難來臨時全社會要如何應處。蔡長志指出,災難發生時,醫病間確實會供需失衡,不過一般醫療需求會下降,外傷需求將大幅提升,因此平時應儲備更多外傷科醫師,或訓練其他科別的醫護;民眾也要有基本救護救命能力,建議政府可思考國外「災難管理」模式,要有專責單位負責整合、準備應對災難發生。
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表示,此次演習除了要找出資源缺口改善,也要讓參與者彼此建立人脈網絡,從中央、地方到民間透過演習聯繫協調,未來發生災害就能對彼此有一定了解與信任。
馬士元觀察,民眾在這次演習裡,想定是接受志工與政府的醫療照顧,但若發生大規模災害,警消與軍人都會非常忙碌,因此未來城鎮韌性演習要逐步讓民眾從「無助到互助」,民眾要能有秩序地編組、排班、清潔等;此外,雖然這次演習的相關資源仍在周邊待命,但棚架都要從頭搭起,已有很大突破,未來要循序達成「從0開始」目標。(編輯:林克倫、楊蘭軒)1140406

台南市虎尾寮民間緊急救援隊隊長黃英慈說,雖然這次演習還是有排定流程與順序,傷患也是用化妝或貼紙模擬傷勢,但真的比較逼真,紮實演練2小時,隊員都累癱。 圖:中央社/台南市虎尾寮民間緊急救援隊提供

首場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習3月27日在台南登場,想定台南市安平港旅客服務中心發生爆炸案,包括中央防爆小組、消防員與台南市虎尾寮民間緊急救援隊(黃衣者)都出動。 圖:中央社/台南市虎尾寮民間緊急救援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