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國家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針對各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稅率也陸續出爐,世界各國的公司也開始評估關稅政策可能對營收造成的衝擊。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豐田汽車 ( TOYOTA ) 近期公布財報,宣稱川普政府對進口汽車徵收的關稅,可能導致該公司利潤損失近 100 億美元,對該公司的營利與成本掀起巨大的挑戰。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豐田汽車於當地時間 7 日公布財報,在調降該公司全年營業利潤預期 16% 的同時,警告美國對進口汽車、零件、鋼鐵與鋁製品徵收的關稅,可能會導致該公司營業利潤減少約 95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2836.23 億元 )。
精選報導:蘇丹飛機被炸! 來不急下機 阿聯酋運40傭兵給快速支援部隊遭集體殲滅
豐田汽車的財務主管東孝則 ( Takanori Azuma ) 在財報會議上指出,在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下,豐田難以預測未來市場環境的變化,「但無論關稅會對未來的市場環境造成什麼變化,豐田都會繼續為美國的客戶生產汽車」。東孝則表示,除了向美國出口汽車可能會被徵收的關稅外,豐田向美國供應商出口的零件,也可能受到川普政府的關稅影響。
報導稱,與豐田相比,川普政府的關稅對其他競爭對手們產生的影響幅度較小。其中,美國通用汽車 ( GM ) 可能損失的營業利潤約為 40 至 50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194.2 至 1492.75 億元 );福特汽車則估計損失約 30 億美元( 折合新台幣約 895.65 億元 );吉普車製造商 Stellantis 則預估支出增加約 17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507.54 億元 )。
為了應對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豐田汽車也在此次的財報中,將 2025 財年的營業利潤從原先預期的 3.8 兆日圓 ( 折合新台幣約 7686.64 億元 ) 下調至 3.2 兆日圓 ( 折合新台幣約 6472.96 億元 )。該報導補充指出,除了日本之外,豐田在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都設有工廠,但加拿大與墨西哥工廠生產的零件在輸入至美國時,也將受到關稅影響,原先廣泛的業務內容陸續受到衝擊。
該報導認為,雖然美日貿易協定可能會緩解豐田汽車營收下降的壓力,但豐田在北美地區的第一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 1643 億日圓 ( 折合新台幣約 332.35 億元 ),總計虧損約 636 億日圓 ( 折合新台幣約 128.65 億元 )。報導稱,豐田汽車在北美地區的營收大幅衰退一事,凸顯了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對外國企業可能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