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芬太尼報告
在3月26日,美國發布了一份題名為《在美國非法流通的合成藥物的蔓延所帶來的驚人損失》的報告,其摘要如下:
・美國因為合成毒品(芬太尼等)的氾濫所造成的損失,僅2023年就到達2.7兆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約10%。
・濫用芬太尼的受害者人數已達 於75,000 人(是 2017 年的 1.6 倍),數十萬個家庭被摧毀,罪魁禍首在於允許向墨西哥出口芬太尼前體(precursor)的中國習近平的領導階層。
・與GDP 10%的損失相比,徵收關稅造成的損失只不過是GDP的0.4%,這不算什麼。
這份報告表明,除非能找到解決芬太尼問題的方法,否則美國政府決意不會與中國政府進行認真的談判。
從這個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對美國的戰略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先從內部瓦解美國。因此,中國與美國的戰爭雖然看不到煙硝味,但中國卻是步步為營。
二、中國威脅論
在上一個報告發表的前一天的3月25日,統轄美國情報機關的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了年度報告,分析了圍繞在美國四周的威脅。這個報告顯示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威脅。
報告指出:「除了以通常武器對美國進行攻擊以外,中國還有能力對基礎設施進行網路攻擊,並有能力將美國的太空資產當作攻擊目標,其目的是在2030年以前成為超越美國的AI國家。」
報告書強調了對中國的威脅,這約佔整個報告的三分之一(共33頁)。對於熱衷於高科技發展的中國所構成的威脅之認知是在高漲之中。
三、中國步步為營的侵略先前行為
在台灣週邊和波羅的海發生的一連串的海底電纜切斷事件,香港《南華早報》22日導稱:「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發出一種小型海底電纜切斷裝置,可以切斷世界上最堅固的海底通信網和電力線(這可能重塑海上力量的版圖)。中國是第一個透露其擁有此類設備的政府。 」
儘管中國強調這是“民用的目的”,但如果將該裝置安裝在潛艇上的時候,無需浮出水面即可攻擊海底電纜,因此專家們也越來越警惕說:「這項技術很有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上面」。
此外,由於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對於聯邦政府員工進行裁員,在華盛頓暗中活動的中國高科技公司就受到注意。
路透社25日報導說,「一家秘密的中國科技公司所營運的一個企業網路正試圖招募最近被解僱的美國聯邦職員」。智庫「民主主義防衛基金(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稱:由虛假的顧問公司所組成的企業網路正以以前的聯邦政府職員和AI研究人員為對象進行徵幕活動。
白宮也發出警告說:「中國透過間諜行為和脅迫濫用美國的自由和開放體系。現在和以前的政府員工必須認識到保護政府資訊的重要性。 」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