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實地演練27日在台南登場,在無劇本下,想定安平港旅客服務中心發生不明原因爆炸,由台南市政府開設擴充「急救醫療場所」進行傷患搶救,動員台南市府團隊、警消醫護、宗教團體及民團志工近1500人。賴清德總統裁示,未來全台22縣市辦理演習應盡可能實地操作,才能達到驗證的目標。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認為,面對中國干擾、威脅首當其衝的台灣,透過這樣的演練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可以形成國際典範,與民主國家在相關議題、資訊上形成密集的互通;同時,也告知中國,對台灣的任何行動,都需要付出極高成本。

吳瑟致指出,台灣面對中國滲透統戰,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重要的面向。尤其是在中國對台軍事壓力下,能藉此建立國內民眾對國家安全、社會安全的安全感。而首度演練在台南舉行,意味著全社會防衛韌性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也需要參與;以民力為主的演練,是維繫民眾面對各種狀況的參與,也呼應賴清德提出的17項因應策略,需要整體社會大眾的參與及認知。

吳瑟致進一步分析,可以從三大面項觀察台灣社會力如何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展現。首先是中央地方的聯結,從中找出能有效運作,建立能讓地方有所發揮、參與的方式,還要密集舉辦,讓各地方都有一定程度的熟識。

其次,不只是防災,還要建立對社會秩序、環境的安全感;讓人民有危機意識,也對整個台灣建立安定感;這不只攸關日常生活,也涉及產業、投資環境,讓人對台灣有穩定、有序的想像,提升國際對台灣的評比。

最後,從國際角度來看,台灣是最鄰近威權威脅的民主國家,台灣怎麼做都能形成典範。在民主保護傘概念下,其他國家有能夠學習的方案,也拉起民主國家間對於相關議題、資訊的聯繫。透過中央與地方、台灣與其他民主國家、跨國城市間,透過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能串聯出密集交錯的安全網。

吳瑟致總結,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讓中國知道,對台灣的任何行動,都需要付出極高成本。也讓國人知道,任何機制的建立是要避免戰爭、災難的發生,有利於我們的安全。

對於全社會防衛韌性強調的五大主軸。吳瑟致認為,大家都不希望發生戰爭,但若發生戰爭,對於社會秩序挑戰最大的是民心;所以要讓民眾確知政府有完善的準備;攸關生活運作的金融、網路,要有高度的信任;要讓人民知道,在避難過程中,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政府的相關作為、準備,需要有效傳遞,讓更多民眾接觸到、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