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在2025年3月29日下午4時,出席高雄三民公園廣場舉辦「人民是頭家」高雄場政策說明會,提到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竟然要農業部提供戰時糧食儲備供應地點的地圖,卓榮泰因此怒斥:
「這是國家機密、國安機密,為何大剌剌在立法院公開詢問?是你要知道?還是你要讓誰知道?翁曉玲平常都故意扭曲國家憲法,但對國安機密都深入了解,這有奇怪,茲事體大,絕對不能小看。」
3月22日翁曉玲出席國民黨新北場宣講時,被黨主席朱立倫兩度怒斥「站到後面去」,卓榮泰說:「我沒有權力叫翁曉玲站到後面去,但我可以這麼做,我會要求所有部會,以後翁委員索取任何資料,一律先送行政院,我同意才能給。」
卓榮泰也問台下民眾:「如果你們當院長,會不會跟我做同樣的決定?」引起台下一陣拍手叫好,卓榮泰接著又說:「我已經通令所有部會首長,不用把壓力放在自己身上,全部都送到我這裡,凡是牽扯到國家機密、不該給的,我一律不給,我為的是保障台灣,保障政府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全。」
翁曉玲與卓榮泰的恩怨,從去年7月7日就已結下。當天是國民黨宣稱的抗戰87周年,翁曉玲搜尋卓榮泰等民進黨官員的臉書,發現沒有任何人對這個日子發言,更別說是官方新聞稿了。因此翁曉玲痛批他們都是數典忘祖、民族罪人。
其實講到數典忘「祖」,翁曉玲自己才是完美示範。她談到77事變時,只提自己的中國人外公抗日,卻完全不提台灣人祖父當皇民那一段。鄉民要認識她祖父翁鐘賜在日治時代豐功偉業,可參考拙作〈翁曉玲為何只紀念外公卻不提祖父?〉
至於國民黨接收台灣後的戒嚴時代,翁鐘賜又幹了什麼好事?因為好奇的鄉民一直敲碗想看續集,而本魯又世居北投貴子坑,這裡的耆老談起當年翁鐘賜「乞丐趕廟公」的惡行,無不咬牙切齒,趁著證據確鑿,少數耆老還在世,就記下來留供後人參考吧!
貴子坑的磁土為何停產?
貴子坑舊名鬼子坑,因地名不雅而在戰後被改名。北投曾是台灣陶瓷重鎮,就因貴子坑山區有台北最古老的地層(五指山層),內含高嶺土及石英砂,是製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所以從日治時代起就被業者大量開採,導致地表破壞及溪流凌亂,處處礦渣,才被稱為鬼子坑。
據《台灣省議會公報》第7卷第13期525頁,來自台北縣鶯歌鎮的省議員賴森林,因北投貴子坑的磁土停產,造成鶯歌鎮陶瓷工廠也被牽連停工,憤而向省主席提出質詢:
「查台北縣鶯歌鎮現有陶瓷工廠,其製造品之原料,百分之八十以上仰賴於北投鎮各矽砂公司所產之白土,以資供應,據悉北投矽砂公司係因礦權干擾採土山區,致為台北地方法院所封閉,所有陶瓷工廠勢必被迫停工。」
從日治時期就已量產,並且供應北投與鶯歌兩地的貴子坑磁土,為何到了國民黨流亡來台後,忽然會被迫停產。這不是天災,而是官商勾結下的人禍。
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北投鎮還隸屬於台北縣。來自北投鎮的台北縣議員賴張珠玉(後來也選上升格後的第1屆台北市議員),受《台北文獻》記者林萬傳訪談整理後道出原因。刊載於第75期第29頁:
「北投地區盛產至耐火磚材料的矽砂,其開採自日據時代到台灣光復以數十年歷史。彼時以矽砂為業之居民及眷屬約有二千多人,並分組數個公司,業者並聯合組成北投矽砂公司,在頂北投山腳及嘎嘮別等地從事開採。
後來政府為了推行綠化,以防止土砂流入農地,對矽砂之開採時加禁止,而矽砂之開採申請需1年1次,極費事,每次為了申請事宜,經常奔走各單位。後來業者想改為磁土申請,申請1次可開採20年,但以成分不足,未獲核准而作罷。
詎料有吳黎靜惠,透過其在省府任職親戚之關係,組織磁土開採公司,以金門磁土冒充北投磁土,欺騙檢驗當局,47年經經濟部核准開採,礦區廣達50公頃之大。
該公司又以先獲申請,謂有礦產優先權,要求當局禁止北投矽砂公司開採矽砂,此舉使北投業者及二千多眷屬生活頓陷窘境。
經多方奔走,終於在民國52年促使經濟部會同有關單位重新檢驗,結果因不合磁土標準,經濟部方才撤銷吳商的採礦權。北投矽砂業者之權益,方能維持。」
北投礦區員工及眷屬如何陳情?
自日治時期就已量產的北投貴子坑磁土開採,1958年到1963年這5年間,因為吳黎靜惠買通省府官員,違法取得礦權。北投這裡的業者及員工,數千人迫於生計而四處集體陳情。
1959年5月9日《聯合報》第3版北縣訊〈29家工廠 控建廳違法 因處理磁土礦權不當 請北縣議會主持公道〉:
「北投矽砂聯合公司29家工廠,以省建設廳翻雲覆雨,違法將頂北投山腳一帶之磁土礦權92公頃,核准與吳黎靜惠,致數千員工生活陷於絕境.乃向縣議會請願,要求主持公道。
據該公司請願稱:他們係七星窯業等29家公司聯營,40年來均在頂北投山腳一帶,採洗白土,供應全省百餘家陶瓷工廠作原料。
在民國36年間,他們曾分別向建設廳,申請該地磁土礦權,但該廳以土質不合格,通知應改向管理局申請土石採取權。不料民國43年間,有吳黎靜惠向該廳申請該處磁土磅權,建廳竟以土質合格核准,並禁止公司繼績採取。
該公司以建廳既不准他們申請於前,復核准吳黎靜惠在後,而且礦權之許可,係屬經濟部,建應逕予核准,不但違法且有越權之處,使各廠全部投資化為烏有,數十員工生活陷於絕境,因此希望縣議會代為主持公道。」
監察院為何通過提案糾正?
台灣省建設廳違法核准吳黎靜惠北投貴子坑磁土礦權,因為事關北投這裡數千人的生計,連中央政府也開始關切。不僅監察院提案糾正,立法院也另行審查。
1961年12月22日《聯合報》第3版〈商民申請採礦 當局偏厚一方 北投嗄嘮別磁礦成糾紛 監院通過提案糾正〉:
「監察院經濟委員會以經濟部及台灣省建設廳核准吳黎靜惠申請開採陽明山北投鎮項北投嗄嘮別地區磁土礦權一案,確屬違背法令,自相矛盾,實有不當,特依監察法第24條之規定提案糾正,業經該委員會第173次會議審議通過,盛察院已於昨(21)日移送行政院轉飭主管機關迅予依照監察法第25條之規定,於2個月內為改善之處置。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訂於明日舉行審查會,審查北投矽沙聯合公司請願案,請求撤銷吳黎靜惠的磁土礦權。請願書說:
經濟部核准吳黎靜惠在該公司歷年採取土石地區設定磁土礦權實屬違法悖理,侵害該公司權益,因該公司係由台灣工礦公司、七星磁業公司等十餘家廠商組織成立,在陽明山頂北投山腳及嗄嘮別一帶地區採取土石,該公司的各股東廠商在上述地區採取土石,有早在40餘年以前即已開始者。
台灣光復後,工礦公司等六家又先後向建設廳申請設定磁土礦權(申請時間均在吳黎靜惠申請之前),均經建設廳核示以土質不合標準,飭向陽明山管理局申請土石採取,不料建設廳卻在47年7月20日核准吳黎靜惠申請在該公司各股東屢請未准地區設定磁土礦權。
該公司為此曾向經濟部呼籲請願,由經濟部召集建設廳等機關開會決定:(一)就吳黎靜惠申請之磁土礦區內,將合於瓷土標準之地帶.劃為磁土礦區,由吳承領,(二)不合於磁土標準之地帶.劃為土石採取區,由陽明山管理局招商依土石採取規則分別辦理。
但在吳黎靜惠申請92公頃礦區中,經調查僅有一處勉可符合磁土標準,而經濟部呈行政院核定吳黎靜惠礦區竟達121公頃以上,殊欠公正,因此該公同在50年2月呈行政院請求削減吳黎靜惠礦區面積,行政院乃令經濟部再會同有關機關及雙方當事人會商取得協議後再行報核。
但經濟部未再報謂行政院核示,又未獲得陽明山管理局同意,經於50年8月4日核准吳黎靜惠磁土礦權,礦區面積竟又增至43公頃以上,將該公司各股東數十年來採洗土石之地區,全部劃入,顯然前後矛盾。」
翁鐘賜怎樣讓北投人大量失業?
其實讓北投這裡數千人瞬間失業的吳黎靜惠,究竟是何方神聖?官員、媒體與北投鎮民無人見過,因為她就只是台灣磁土礦公司董事長翁鐘賜的人頭而已。
1962年3月28日上午,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推事李建中,率領書記官與執達員查封北投貴子坑磁礦。因為台灣磁土礦公司董事長翁鐘賜,已經提出假處分,北投這裡數千人瞬間失業,哀鴻遍野。
由於當時磁土未開放進口,全台100多家陶瓷工廠,都唯一仰賴北投貴子坑的磁土。法院查封礦場後,全台所有陶瓷原料都中斷,各廠家也只能被迫停工,損失無法計算,於是緊急相約在3月31日下午3時,在台北民眾團體活動中心集會商討,最後決議推派代表向政府陳情。
1962年4月24日上午,北投矽砂公司員工及眷屬代表,會同各地陶瓷工廠工人代表,分別前往行政院、立法院及監察院請願。台北市警局及五分局(城中分局)一面加派保警,會同憲兵嚴防,另一方面也派員分頭勸導,總算和平收場。
1962年5月7日晚間,鶯歌鎮41家陶瓷工廠代表,在國民黨鶯歌民眾服務站緊急開會。鶯歌鎮長陳國治與縣議員余德義也都出席,為瓷土原料來源中斷一事,決議次日推派鎮代會主席代表邱弘義、縣議員余德義與順隆陶器廠長李寶珍三人,向立法院、監察院、行政院、司法行政部、國民黨中央黨部、省議會、台北縣議會、台北地方法院等機關陳情,希望先將貴子坑礦區啟封。
北投與鶯歌兩地的失業員工,來台北向政府請願,只要憲警嚴密戒備,官員委婉勸導,都還可以和平解決。但北投礦區這裡的兩派工人械鬥,這就很難鎮壓或調解了。1962年5月5日上午,台灣磁土礦公司董事長翁鐘賜,率領技術員工及退役官兵等144人進入北投礦區,自稱依照政府命令實施綠化工作及籌建洗土新式設備。
8日晚間10時,北投分駐所接獲密告,北矽砂公司工人周漢溪等數十人,為了北投貴子坑洗沙場礦土糾紛,與台灣磁土礦業公司數十位退除役官兵,約定在北投火車站附近談判。巡官康莊率領上百名員警保警與支援憲兵,趕往現場鎮壓並驅散圍觀群眾。
兩派員工在北投怎樣相約械鬥?
翁鐘賜新創的台灣磁土礦業公司與北投鎮原有29家業者聯合的北投矽砂公司,為了貴子坑礦權從文鬥到武鬥;以及法院查封礦區,也造成大量礦區及陶瓷廠工人失業,這都是嚴重的治安危機,逼得政府不得不重新並加快處理紛爭。
1962年8月23日上午,經濟部礦業司由司長李文鐘親自擔任測量團團長,帶領中國礦冶工程學會工程師吳伯楨等多人,在貴子坑礦場內每隔100公尺採樣一次,共採取新樣30個帶返台北化驗。
1963年3月,經濟部化驗結果出來,果然全都不合標準,證明了翁鐘賜的台灣磁土礦業公司,當初送驗的樣品作假,加上省府建設廳官員配合,才讓這糾紛鬧了多年。
但翁鐘賜卻不甘心,仍找了立委閻孟華,覆議23名委員要求經濟部重測。而立委盧宗濂則反對重測,要求經濟部應迅速恢復採礦,維持台灣陶瓷業大量工人的生計。
經濟部為求謹慎,還是在3月13日派員取樣重測,但結果還是一樣。於是在9月以訴願決定書通知北投矽砂公司董事長趙天水,對翁鐘賜新創的台灣磁土礦業公司,已獲得的北投貴子坑礦照予以廢除,原有29家北投磁土業者得以繼續營業,數千名員工的生計也終於恢復。
翁重賜後來的下場如何?
當然很多鄉民一定也關心,翁重賜後來的下場如何?這樣惡搞害得北投與鶯歌兩地數千人失業,難道沒有報應嗎?
似乎還真的沒有,不過在纏訟期間,翁鐘賜的請願書裡,指控行政院參事閔劍梅玩法弄權,矇蔽王雲五副院長。這個部分因將官退役的閔劍梅不爽,提告翁鐘賜毀謗。這一部分經法院判刑定讞,算是有了前科。
1963年12月10日《聯合報》第3版報導〈誣控政院參事 翁鐘賜等判刑〉:
「北投磁土礦開採權糾紛一案,關於台灣磁土礦公司董事長翁鐘賜等請願書中指控行政院參事閔劍梅玩法弄權,矇蔽王副院長部份,經閔參事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最高法院判決確定,該翁鐘賜等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三月,誣告罪判處有期徒刑四月,並於附帶民事訴訟判決,經高等法院諭飭登報道歉。」
1963年12月10日《徵信新聞報》第3版報導〈誹謗閔劍梅 翁鐘賜判刑〉:
「北投磁土礦開採權糾紛一案,關於台灣磁土礦公司董事長翁鐘賜等請願書中指控行政院參事閔劍梅玩法弄權,矇蔽王副院長部份,經閔參事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最高法院判決確定,該翁鐘賜等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三月,誣告罪判處有期徒刑四月,並於附帶民事訴訟判決,經高等法院諭飭在中央日報、徵信新聞報、民族晚報刊登啟事,鄭重道歉,以正視聽,本案就此終結。」
翁曉玲的祖父翁鐘賜,當年在我們北投這裡造的孽,害得幾千人生計受到波及,翁曉玲自己也數典忘「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