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衛福部健保署全民健保30週年,總統賴清德今(29日)出席於圓山舉動的慶祝活動致辭期間,賴清德提及,不只護理師,連醫師都出現招不到人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大家應該要從結構性進行調整,在現行不同工同酬、論件計酬的制度下,考慮「不同工、不同酬」。

賴清德表示,台灣平均餘命的確延長,固然是醫界和個人的努力,健保制度也扮演非常重要角色,促進全民健康,同時落實人權照顧、社會整體的發展。健保30年,固然肯定過去的成就,也很高興有這樣的成果,有道是「三十而立」,未來30年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才有辦法讓健保永續、讓民眾健康得到更好的照顧?

賴清德也提到,要努力解決現在健保30年所衍生的問題,健保永續不僅面臨財務問題,也要考慮招不到人的問題,不只護理師、醫師也是;今年聯考牙醫錄取分數已經高於醫師,長此以往,醫師會招不到人,醫師第一志願,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招不到人,感染科也招不到人。

賴清德指出,現在牙醫錄取分數高於醫學系錄取分數,要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大家要考慮,是不是應該要不同工也要不同酬,現在是不同工同酬、論件計酬,是不是應該結構性進行調整?否則的話做不同的事情,領一樣的給付,當然有一些比較辛苦的科就會比較少人走。

賴清德表示,前陣子國際知名的重建外科醫師前輩,開了8個小時、10個小時的刀,問他健保局給付多少錢?他想說對方是世界級的,開8個小時、10個小時的刀應該不少錢,至少也要1、20萬元,但對方跟他說只有6萬多、8萬多元,並表示這個科很難再找到人。

賴清德表示,這個問題實在太嚴重,他們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歷任前輩都在這裡,大家集思廣益,拿出行動解決,否則這個情況繼續下去,健保60年,他們用什麼成績來跟社會大眾報告?

賴清德提出,第一,考慮不同工、不同酬;第二,考慮現行健保制度下如何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現在是論件計酬,有看到才有給付,他們要想怎麼樣引進健康促進,目的是在民眾健康,很多事情大家都可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