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今(27)日在臉書發文,直指想執政的政黨應避免「三不該」。他先前提出「執政金鑰」理論,以1996、2008、2012年國民黨勝選為例,強調「反併吞、反侵略、愛台灣」是執政良方。此次,他進一步點出三大禁忌:不該親中、不該疑美、不該不愛台,認為這是政黨爭取執政的關鍵警訊。

黃暐瀚指出,「親中」應精確說成「親共」才是問題核心。他強調,反共不等於反中,但共產黨作為台灣面臨國際打壓與軍事威脅的壓力源,若不對抗將失民心。以近期「賴清德17條」事件為例,TVBS民調顯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評賴清德為「麻煩製造者」,卻未獲多數民眾認同,顯示藍營立場偏離民意。

黃暐瀚分析,面對中共文攻武嚇,台灣除非接受統一,否則只能依賴美國。他提及玉山論壇上,前丹麥總理提出「疑美論」,並稱川普上任後全球多國質疑美國,但台灣因地緣壓力無法跟進。他回顧2021年四大公投,反萊豬民調曾高達68%,最終卻僅21%支持,原因在於「反萊豬」被貼上「反美」標籤,讓民眾猶豫退縮。

黃暐瀚批評,國民黨在「愛台」議題上常顯得扭捏,與民進黨相比,相形見絀。例如,打棒球不提「台灣隊」,前總統蔡英文說「中華民國台灣」也被藍營指違憲。他建議,國民黨不應抗拒「台灣」二字,反而應比民進黨更積極擁抱,才能贏得認同。

黃暐瀚強調,這「三不該」針對任何「企圖執政」的政黨,不僅限於國民黨。若只志在監督而非執政,則無需顧慮這些。他以犀利觀點呼籲,國民黨若想重返執政舞台,必須正視民意風向,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