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網傳及媒體報導重症患者日前於「高雄市醫學中心急診」無法收治送往外縣市一案,高市衛生局今(25)日再鄭重澄清並無轉至該院之個案就醫紀錄,另洽詢衛福部高屏區及高雄市緊急醫療中心,近期亦未接獲相關轉介需求。市長陳其邁也表示除了提升中央健保給付,高市府希望能夠就整個包括急診怎麼樣能夠疏解人流,增加急診服務的量能,提高急診病床的配置跟服務等來做規劃、改善。
衛生局第一時間即調查釐清高雄市轄內醫學中心並無此轉出情況,尚無轉至該院之個案就醫紀錄,另洽詢衛福部高屏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REOC)及高市EMOC(緊急醫療資訊整合中心)近期亦未接獲相關轉介需求,並呼籲外界評論要嚴謹,根據要查證,不能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不僅無益於改善現狀,甚而打擊本市第一線醫護人員士氣。
此外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亦在昨日記者會中公開說明該病患是在台南市,事件發生在2月中,當天患者是7點左右到醫院,10點外科照會評估需要開刀,但當時的醫院沒有ICU床,因為患者年紀大又有慢性病史,開刀風險高,建議要到有加護床位的醫院再開刀,當時12點就完成轉院。
陳其邁今在市政會議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急診塞車高雄市如何因應時指出,怎麼增加高雄市急診的「急重症醫療」服務量能,尤其希望能輔導區域醫院,提升成為「重度級的急救責任醫院」,這對於紓解及均衡整個高雄市不同區域的急救的需求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也希望,預計在「南高雄」擴增高雄市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數量。
陳其邁說,第二,長期問題在於急診的醫師跟護理整體的人力需求,所以我們最近也會邀集幾所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市立醫院共同來協議,就整個急診相關人員的待遇,是不是可以來做一個調整,當然也包括市立醫院在內。
他表示,另外比較短期的,是在於說最近的這些包括流感跟諾羅病毒,佔急診就醫人數比例,如果能夠落實分級醫療的話,大概可以「分流急診」2-3成負擔的檢傷輕症量能,這部分我們也會請各大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等,這些急診能夠在整個人力跟資源的配置,來做部分的調整,可以快速在急診的時候將這一類的病人分流。
陳其邁說,當然長期還是要在整個醫療體系裡面,能夠落實相關轉診的服務,這樣才能夠有效讓我們的醫療資源可以來做更合理使用,高雄市的「緊急醫療資訊整合中心負責這任務,包括急診、急性病床的安排調控;以目前為止,高雄的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在急診病床的調節,目前的狀況應該還是可以很順利的來做調整的範圍內,但是這也都牽涉到長期醫療資源的投入跟配置,所以除了提升中央的健保給付之外,在高雄市政府的部分,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就整個包括急診怎麼樣能夠疏解人流,增加急診服務的量能,提高急診病床的配置跟服務等來做規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