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今(23)日舉行總理大選,69歲的保守派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目前領先,有望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梅爾茨也承諾,將在四年內解決德國大部分問題。中右翼反對派有望獲勝,而民調則顯示,極右翼政黨將取得二戰以來最強勁的成績。
德國是歐盟 27個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北約主要成員國。它是烏克蘭第二大武器供應國,僅次於美國。其總人口約 8,400萬,其中 5,900多萬人有資格選出德國聯邦議院的 630名下議院議員,但德國的選舉制度很少能產生絕對多數,這次也不例外,沒有政黨能接近絕對多數。預計將由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
停滯多年的經濟、遏制移民壓力、俄烏戰事未來,與歐美聯盟的不確定性漸增等,成了這個德國多數選民的考量。據《BBC》報導,若梅爾茨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勝選,他將需要與至少一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最有可能的夥伴是社會民主黨(SPD),但該黨的執政聯盟去年底因內部紛爭瓦解。
同時,昨(22)日梅爾茨重申,不會與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結盟。根據德國最新民調,AfD 有望成為德國第二大政黨,超越社民黨,並在年輕選民間影響力迅速擴大。
報導中說明,儘管 59.2萬名德國選民已有部分提前投票,約 20%選民在投票日前仍未做出決定。投票將於當地時間 08:00(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7:00)開始,18:00結束,當晚可望出現初步選舉結果。
此外,梅爾茨上月因在議會利用 AfD 支持被指控「破壞防火牆」,引發爭議,數座德國城市週六爆發反極右示威;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近期則與 AfD 總理候選人魏德爾(Alice Weidel)會晤,呼籲打破德國政治長期來對極右勢力的「隔離政策」(防火牆)。
據報導,AfD 在東部地區的支持度本就穩固,但近期在西部工業區的聲勢也快速擴展,特別是在魯爾工業區(Ruhr Valley),包括杜伊斯堡等城市的支持率激增。
該黨利用 TikTok 等社群媒體吸引年輕選民,其中魏德爾的競選影片觀看次數已超過 400萬次。她的訴求直白:「投票給 AfD,打破防火牆,改變德國政治。」該黨的核心政見包括退出歐盟、終止氣候變遷政策、重啟核電、修復與俄羅斯關係,但最能吸引選民的仍是移民與安全問題。
此次大選,亦將決定哪些政黨能跨越 5%門檻進入縮減後的 630席聯邦議會(Bundestag),影響未來聯合政府的組成。自由民主黨(FDP)雖是上屆政府成員,但恐面臨淘汰危機,左翼民粹政黨 BSW 亦可能在選舉中遭遇滑鐵盧;而左翼黨(The Left)近期支持度回升,預計將成為第五大黨,僅次於綠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