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日(9日)表示,週一(10日)宣布所有對進口到美國的鋼鐵、鋁徵加收 25%關稅,這是川普對多個國家與特定產業威脅加徵關稅的最新措施之一。並表示,這些「對等關稅」稅制適用於所有國家,但不會在公告發布當天就立即生效,可能是週二或週三。
川普將「關稅」作為重塑美國經濟、縮小貿易逆差和尋找新收入來源,以實現政府收入的手段。但這些舉措可能會造成經濟混亂,經濟學家表示,徵稅將增加美國進口商、製造商的成本,提高消費者的物價通膨、減少貿易流量,並無法帶來川普所預測的稅收。而新的鋼鐵關稅措施,也可能會對美國能源業產生連鎖反應,從風電開發商到石油鑽探商等企業皆仰賴非美國製造的特殊鋼材。
在川普第一任時,曾對鋼鐵徵收關稅 25%、對鋁課徵10%;但後來給了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幾個貿易夥伴免稅配額;而在拜登的任期時,將這些配額擴大至英國、日本和歐盟,導致美國鋼廠的產能利用率近年來下降。
據政府和美國鋼鐵協會數據,美國鋼鐵進口的最大來源國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其次是韓國和越南。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原鋁金屬供應國,去年前11個月占美國總進口量的 79%,遙遙領先。
《彭博社》指出,許多鋼鐵和鋁製品的買家和賣家原本預計,至少要到三月,政府才會對關稅實施做好準備。且當加、墨兩國提出加強邊境安全措施的溫和建議時,川普將原定於2月1日徵收的關稅推遲至三月。
隨著川普將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等國課徵鋼鐵關稅,中鋼董事長黃建智日前在新春開工提到,加、墨及歐洲都是中鋼外銷高單價的主力市場,全球貿易洗牌的新流向,將影響今年鋼鐵業的供需結構。「川普2.0」的貿易戰會將鋼鐵業過剩產能提早收掉,「雖短期不好,但中長期好」,可以加速鋼鐵業健康化。中鋼業務副總李家丞任日前亦表示,今年市況會比去年好,第一季是打底加溫、盤堅階段,隨著川普政策逐漸明朗,先前觀望訂單有望陸續回籠,第二季有機會迎來傳統旺季。
目前其他整體關稅的規模仍不明朗,有法人指出,可關注中國振興經濟政策進度,及各國對中國鋼材出口的反傾銷措施,有望提升國際鋼價與台灣鋼鐵股市況。在台廠中,中鋼(2002)、東鋼(2006)、豐興(2015)等後市可期。截至上午10時,中鋼股價今上漲 2.29%,股價站回 20元之上、東鋼漲 1.59%、豐興漲 1.32%;第一銅(2009)、新鋼(2032)、海光(2038)、大成鋼(2027)等更直接「亮燈」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