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的快速崛起,不僅對科技市場帶來衝擊,也引發資安與隱私保護疑慮。荷蘭資料保護局 ( AP ) 於 1 月 31 日宣布,將對 DeepSeek 的數據收集行為展開調查,並警告荷蘭用戶謹慎使用該公司產品。這使 DeepSeek 成為繼 ChatGPT 後,又一個遭受歐洲監管機構審查的 AI 公司。
根據《路透社》( Reuters ) 報導,荷蘭資料保護局局長沃夫森(Aleid Wolfsen)表示:「我們發出警告,是基於對 DeepSeek 隱私政策與個人數據處理方式的嚴重關切。」該機構強調,歐洲公民的個資受到《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的保護,所有數據若儲存至海外,必須符合嚴格條件,而 DeepSeek 必須遵守這些規範。
除了荷蘭,義大利政府已於 1 月 30 日以隱私問題為由,全面封鎖 DeepSeek 應用程式,並要求該公司提供詳細的數據處理說明。此外,法國、愛爾蘭和南韓的監管機構也對 DeepSeek 發出資訊要求,要求其解釋個資的儲存與使用方式。
荷蘭資料保護局進一步表示,正與歐盟各國監管機構交換訊息,並協調進一步措施,未來 DeepSeek 可能會面臨更嚴格的監管,甚至被全面封鎖。根據 GDPR,若 DeepSeek 違規,可能被處以最高相當於公司全球總營業額 4% 的罰款,這將對該公司造成沉重壓力。
不僅是歐洲國家,台灣政府對 DeepSeek 的數據安全問題也提高警覺。數位發展部已發出警示,要求公務機關與關鍵基礎設施單位限制使用 DeepSeek 的 AI 產品,以避免敏感資訊透過有資安疑慮的產品外流。
DeepSeek 的 AI 技術雖然在短時間內獲得市場關注,並對美國 AI 公司形成挑戰,但隨著全球監管趨嚴,該公司是否能在國際市場持續運作,仍充滿變數。歐洲監管機構的調查結果,將成為影響 DeepSeek 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數位發展部已發出警示,要求公務機關與關鍵基礎設施單位限制使用 DeepSeek 的 AI 產品,以避免敏感資訊透過有資安疑慮的產品外流。 圖:擷自數位發展部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