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多款智慧錶帶可能含有高濃度的全氟己酸(PFHxA),其中運動型錶帶受影響尤為嚴重。該研究針對蘋果、三星、Google 等 22 款智慧錶帶進行檢測,結果發現 9 款產品含有高濃度 PFHxA,但報告並未詳細說明有影響的品牌及型號。
歐盟執委會去(2024)年9月19日依據「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及限制法規(REACH)」通過新措施,將對 PFHxA 及其相關物質的使用進行嚴格限制,以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根據歐洲化學局(ECHA)科學評估,PFHxA 具有極高的持久性與流動性,若未加以管控,恐對環境與人體健康帶來無法接受的風險。
根據新規定,PFHxA 將被禁止使用於消費紡織品(如雨衣)、食品包裝(如披薩盒)、防水噴霧、化妝品(如護膚產品)及部分消防泡沫應用,但半導體、電池、綠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則不受影響。該限制措施已通過歐洲議會及部長理事會審查,並將於歐盟公報公布後 20 日正式生效,業者將有 18 個月至 5 年的過渡期,以尋找更安全的替代品。
此研究發布後,美國部分用戶在加州聯邦地方法院對蘋果公司提起集體訴訟,指控 Apple Watch 部分款式的錶帶含有有毒物質,且蘋果未誠實向消費者公開相關資訊。對此,蘋果發表聲明強調,Apple Watch 錶帶經過嚴格測試,並與獨立實驗室合作,確保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消費者可安心配戴。
蘋果近期也在另一項集體訴訟中達成和解。2021 年,美國用戶指控 Apple Watch 存在電池膨脹缺陷,導致錶面玻璃可能爆裂。儘管蘋果未承認任何硬體問題,但最終同意支付 2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3 億元)進行和解,受影響機型包括第一代 Apple Watch 以及 Apple Watch Series 1、2、3,符合條件的用戶可申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