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扶輪社長期投入公益並積極推動台灣藝文與地方創生發展,更成為音樂劇《紅樓之夜-孤寂的絮語》的最大支持者,包下首場演出,攜手屏東在地青農,讓藝術與地方產業並進,相信文化藝術能為人們帶來心靈的滋養,而青農的堅持則是土地的希望,透過這場活動期盼能搭建文化與農業共榮的橋樑,讓更多人關注本土藝文價值及農業永續發展,也藉此拋磚引玉,邀各界共襄盛舉,一同見證藝術的力量,攜手支持台灣本土青農,為文化與土地的未來創造永續價值。

國際扶輪3482地區第八分區百城扶輪社社長房元凱,回顧該社過去的公益足跡,15年前曾協助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4800戶八八風災受災戶家園重建,這份經歷始終是扶輪精神的展現與延續。這次與「自由挺青農團隊」及音樂劇《孤寂的絮語》的攜手合作,讓他深感緣分難得。房元凱表示他對這場活動中能與屏東縣再次結緣,並且對「藝文與農業」的結合深感創意獨具,認為這正是扶輪社致力推動的跨界合作與多元支持的最佳範例。

百城扶輪社不僅贊助音樂劇首場演出,還希望透過這場活動,讓大眾看見台灣藝文工作者的堅持與創新,同時也為屏東在地青農提供舞台,推動文化與農業的共生共榮,房元凱也受邀擔任首演客串館長角色。這齣音樂劇將於4月23日至5月4日展開10場巡演,持續傳遞這份深刻動人的藝術力量。

《紅樓之夜》以舞台劇結合現場音樂的形式,呈現畫作、文字與作者的三位一體意境,探索現代人三種寂寞的面向,第一篇《愛,請等待》愛情中的寂寞,改編自安德魯·魏斯的畫作《克莉斯蒂娜的世界》,故事圍繞一對剛經歷失戀的男女,透過一次微妙的相親過程,逐步揭示愛情裡的矛盾,劇情透過略帶喜劇的呈現手法,探索「等待」背後的無力與重生,揭示愛情中最深刻的孤寂與掙扎。

第二篇《假面職人秀》職場中的自我隱藏,以梅賽施密特作品《做鬼臉》為靈感,這段劇情描寫職場生活中「戴上面具」的心理狀態。故事設定在一間辦公室內,四名同事表面和諧共事,實則各懷壓抑與掙扎,為了生存、為了融入社會,角色們被迫戴上不同的面具,觀眾將看見角色面具下壓抑的靈魂,以及面對真實自我時的巨大孤獨感,反映現代人在職場中「活在人群,卻孤獨無比」的矛盾處境。

第三篇:《訊息未讀》獨自一人時的純粹寂寞,改編自赫默賽的作品《背影》,以獨幕劇形式呈現「孤獨」的極致形態。一通不會被接起的電話、一條永遠不會被回應的訊息,讓主角陷入與自己對話的無限循環中。舞台上,燈光與音樂的變化將強化角色內心的獨白,讓觀眾感受「獨處」時,那份既真實又厚重的寂寞感。

這三段故事,雖然情節各自獨立,卻彼此串聯出現代人內心的共鳴,愛情的掙扎、職場的隱忍及獨處時的寂寞,將帶給觀眾深刻的心靈震撼。音樂劇的獨特之處在於「從一入場便享用紅酒無限暢飲」,讓觀眾隨著劇情的流轉,微醺沉浸於藝術的意境之中。演出結束後,特別舉辦After Party,餐點由屏東青農精心準備,採用在地食材打造美味佳餚,讓觀眾在藝術饗宴之餘,也能品味到台灣土地的自然風味。

音樂劇《紅樓之夜-孤寂的絮語》演員楊以灣、蕭堡云、邢琦桾、林彥禎華麗歌舞片段。   圖:華軒文創提供

楊以灣(左)、陳相甫(右)在第一篇《愛,請等待》中有精彩演出。   圖:華軒文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