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啦啦隊人氣王李多慧,2023年來台加入樂天桃猿隊之後,不僅個人在台人氣飆升,也為球團帶來了驚人收益,讓其他5隊也颳起一陣「韓流」,紛紛赴韓招募外援啦啦隊,希望藉此提升票房和周邊商品收入。
如今台灣職棒啦啦隊裡,已聚集了9位韓國女神,包括跳槽味全龍的李多慧、台鋼雄鷹的「最強外掛」安芝儇與「Mingo」朴旻曙、富邦悍將的「全民表妹」李雅英、「挑食鬼」南珉貞、「釜山女神」李皓貞,中信兄弟的「韓國甜心」邊荷律、「超級隊長」李丹妃,以及統一獅的「蔚山Irene」趙娟週。
媒體將這一波台灣職棒啦啦隊,爭相邀請韓國女神加盟的現象,稱之為台灣的「第2波韓流」。因此就有鄉民來詢問本魯,現在很流行的「韓流」一詞,到底是支語?還是台語?
中國網路上都說,「韓流」一詞是來自北京,然而這個名詞似乎在台灣出現得更早?那麼把韓國時尚文化說成是「韓流」,這樣的說法到底在兩岸之間是誰先提出的呢?
2006年8月31日《華盛頓郵報》,在一篇探討日本女性瘋迷韓流的專題報導中指出,「韓流」是1990年代中期由北京的新聞記者所創造的,但這說法很明顯是錯誤的。
其實在1990年代中期,中國尚未開始引進韓劇之前,「韓流」一詞就已大量出現在台灣報紙的影劇版。但到底在台灣誰才是「韓流」一詞的原創者,如今也難以查考了。
第4台播的韓劇是第2波韓流
戒嚴時代由於老三台禁播日劇,因此播放的外國影片,大多還是美劇。直到解嚴後,有線電視開放後,為了24小時運轉的大量需求,頻道商開始蒐羅新的片源,於是便宜又大碗的韓劇便趁勢而入,台灣因而成為韓劇的第一個出口國。
韓國片商跟台灣有線電視台簽約後,又帶著合約到東南亞兜售,新加坡、馬來西亞就跟著買,再賣到香港後,最後就進入中國了。星馬的有線台選片都跟著台灣,這現象到今天還是一樣。至於香港,尤其中國,因為有政府管制,所以買韓劇會不會著台灣走,這就不一定了。
不過一開始台灣媒體在講到「韓流」這個名詞時,似乎還帶著一絲揶揄與貶抑的心態。只是隨著時間演變,「韓流」慢慢就變成一個完全正面的名詞。
尤其在1995年韓劇正式可以進口台灣後,台灣平面媒體就以「韓流入侵」,用來揶揄與貶抑當時並不是很看得起的韓國影視產品。因為最早進入台灣的韓劇,確實也都是一些家庭主婦比較愛看的那些劇情。
當時台灣媒體把這些韓國影視產品,取了一個台灣人厭惡的濕冷天氣「寒流」的同音字,「韓流」一詞就開始流行起來了。
台灣解嚴後,媒體開放已經成了舉世罕見的完全自由化,所以韓劇可以低價進入台灣,然後全面攻佔市場。台灣對本國的影視文化,完全沒有任何政策保護的設計,這真的是很奇怪的國家。但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不是本魯的「守備區」,到這裡就不再細說了。
1960年代在台灣的第1波韓流
再回到主題,媒體稱職棒啦啦隊是台灣的「第2波韓流」,若是從台灣史的角度來說,其實並非如此。雖然在地理上,韓國是台灣僅次於菲律賓、中國及琉球的最鄰近國家,但雙方人民往來的機會並不多。
直到20世紀初,台灣與朝鮮半島因為同樣屬於日本殖民地,所以在1936年7月,比台灣舞蹈家蔡瑞月還大十歲,算是前輩的朝鮮舞蹈家崔承喜,就已經應「台灣文藝聯盟」的邀請來台公演。
崔承喜的公演,受到全台青年追捧。根據當時報載,台北街頭萬人空巷,年輕人大多成為崔承喜的舞迷,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台灣第一波「韓流」。關於這段故事,台灣文學家張深切回憶錄《里程碑》裡,紀錄的更加詳實。
至於戰後台灣的第1波韓流,則是1964年由韓國大導演申相玉執導的韓戰經典空戰片《紅巾特攻隊》,這部電影榮獲1964年第11屆亞太影展的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申榮均、最佳剪接3項大獎,在台灣更是熱賣。
本魯小時候,台灣街上的小孩也都流行綁上紅巾。本來紅色領巾在台灣是禁忌,領子上綁紅巾幾乎就是共產黨,就是紅衛兵。但因為《紅巾特攻隊》改變了潮流,綁紅巾不再成為禁忌。
不過1960年代在台灣流行的韓國電影,大多還是以悲劇為主,尤其是描寫流浪孤兒的《秋霜寸草心》及《淚的小花》,片中主題曲在台灣也相當風行。
值得一提的是《淚的小花》,在正版還沒來台灣上演之前,市面上就先有台灣的片商,各自搶拍山寨版,而且無論最後變成國語片或台語片,都直接用《淚的小花》當作劇名。
這就跟1980年代日本電視劇《阿信》,在亞洲各國都有高收視率,但台灣當時仍禁止播放日劇,於是老三台分別出現了國語版及台語版的山寨《阿信》。只是這時台灣已經文明一點了,抄襲的山寨版必須改成其他名字,不能直接就叫《阿信》而已。
至於正版的韓國電影《淚的小花》,還分成上中下三部曲,但是劇情卻很簡單,就是有個渣男和外遇的狐狸精,生了一個兒子。這位童星很會哭,生活在爸爸家就哭著要找媽媽,但是把他送回媽媽家生活,他又在媽媽家哭著要找爸爸。
就這樣送過來又送過去,重複不斷哭成了《淚的小花》上中下三部曲。本魯印象最深的就是買票進場前,每人還先發一條手帕,這是其他電影都沒有的贈品。
職棒啦啦隊應該是第3波韓流
如今的年輕人迷戀韓國的花美男偶像,跟我們這些老人的偏好恰巧相反。戒嚴時代演藝圈裡的「韓流」,是那些飄洋過海來台灣發展的韓國男歌手,他們悲苦悽愴的形象與曲風,與今日的韓風花美男完全不同。
應該是受氣候嚴寒,加上民族性剛強的影響,不管是1960年代來自韓國的華僑孫情、劉家昌,或是1980年代來的姜育恆,甚至是土生土長的韓國人張鎬哲,這些韓國男歌手在形象或是歌路上,都和當時台灣歌手的奶油小生劉文正或高凌風,有著很大的差異。
但是話說回來,台灣在1960年代起,很多國語流行歌曲裡,像是青山、美黛等歌手演唱過的〈我在你左右〉,或是謝雷、鄧麗君等歌手演唱過的〈情人的黃襯衫〉,這些也都是翻唱自韓國歌。
可見韓國歌也不見得就一定要像孫情或姜育恆唱得那麼悲苦,輕快的小調,甚至舞曲也都曾經被引進台灣,而且非常流行。不過當時台灣所翻唱的韓國歌曲,並沒有特別強調是來自韓國就是了。
由於當年台灣人熟悉韓文的,並不像會英文或日文的那麼多。因此當時大多數的台灣人,也不會把〈我在你左右〉或〈情人的黃襯衫〉這些國語流行歌曲,與韓國歌聯想在一起了。所以在此也要提醒鄉民,1960年代韓國流行歌曲的曲風,已經比台灣更多元且成熟了。
這就像台灣人以為的韓劇,全都是婆婆媽媽在看的,其實那是因為台灣第4台只反覆重播那一類的韓劇。就像台灣第4台只播周星馳與王晶的電影,但香港電影其實也有王家衛或許鞍華那種純藝術電影啊!
現在媒體常將這一波台灣職棒啦啦隊,爭相邀請韓國女神加盟的現象,稱之為台灣的「第2波韓流」。但其實真正回到台灣史的角度來看,1960年代的韓國電影是第1波韓流,1990年代的第4台韓劇是第2波韓流,現在職棒啦啦隊應該算是第3波韓流才對吧?
國慶籌委會主委、立法院長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等與會人員出席中華民國各界慶祝113年國慶記者會後,與啦啦隊員一起合影。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