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對台產品實施暫定 20 % 的「對等關稅」後,台灣機械與工具機兩大出口產業首當其衝,業界憂心台美貿易將出現脫鉤風險,甚至引發中小企業斷鏈危機。業者呼籲政府立即展開協商,爭取與日本、南韓相同的 15 % 關稅水準,並以防禦性匯率政策穩定出口競爭力。

台灣機械公會發佈聲明指出,美方新稅率一旦落實,恐讓產業承受雙重打擊。一方面,新台幣近期升值過快,4 月至 7 月升幅高達 10.92 %,遠高於韓元的 5.85 % 與人民幣的 0.81 %,導致外銷報價難具吸引力、匯損更成為常態;另一方面,美國市場原先稅率僅約 2 % 至 8 %,一旦暴增至 20 %,將迫使國際買家轉單至日、韓廠商,導致中小型供應鏈企業流失訂單,甚至陷入斷鏈。

延燒焦點:楊宏基觀點》台灣戰時能源危機:核三停役加劇脆弱性!封鎖威脅電力崩潰 公投與分散化將成關鍵

工具機公會(TMBA)亦指出,美國為台灣工具機第二大出口市場,年均出口值達 4 億美元,對等關稅調升將大幅削弱台灣長年累積的價格優勢,尤其中小業者將最為脆弱。由於工具機與零組件屬於訂單交期長、投資報酬週期慢的產業,無法迅速轉嫁成本,若出口條件惡化,將嚴重打擊整體競爭力與產業存續。

兩大公會齊聲呼籲行政團隊儘速與美方展開磋商,在維護台美關係的同時,也爭取實質產業利益。業界強調,台灣機械產業向來具備高品質與供應彈性,但若政策未及時調整,恐因關稅與匯率雙重不利因素,使產業鏈外移,削弱台灣製造根基。

目前,美方對日本與南韓分別設定較低的對等稅率,台灣業者質疑標準不一,要求政府積極爭取平等待遇,避免在美中角力之中,讓台灣實體經濟成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