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榮總放射腫瘤部團隊於2022年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透過將病患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輸入系統,AI可以自動偵測並精準勾畫出放射治療範圍及重要器官,進而制定出最佳的放射治療計畫。此技術不僅能讓健康組織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還能將器官的保護力提升至3.7%-12.9%,大幅減少副作用。這項技術的引入,使得患者的治療完成率超過95%,達到了世界頂尖的醫療標準。

59歲的姚先生是AI技術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他長期有抽菸、喝酒和嚼檳榔的習慣,去年因為吞嚥困難就醫,被診斷為第三期食道癌。經過手術和化療後,姚先生接受了導入AI技術的放射線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

今年2月姚先生再次因縱膈腔淋巴腺復發而必須進行第二次放射線治療。由於兩次治療的部位重疊,中榮醫療團隊在維持AI圈註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治療劑量,以保護肺臟、心臟和冠狀動脈等縱膈腔內的重要器官,並結合電腦刀放射治療,精準打擊腫瘤,成功避免了胸悶、胸痛、肺炎及呼吸困難等副作用。姚先生的整個治療過程非常順利,目前病情穩定,並定期接受門診追蹤。

主治醫師謝合原說,在第一次治療時,姚先生還需要依靠輪椅移動,稍微走動就會感到氣喘,但在AI技術輔助下,現在他已經能自行走進診間,體力逐漸恢復,治療效果顯著。

放射腫瘤部主任游惟強指出,放射線治療的核心在於能有效殺死或阻止癌細胞增殖,同時還需保護正常組織,降低周圍器官承受輻射劑量的風險,避免出現頭痛、噁心、腹痛、嗜睡、頻尿等副作用。因此,在規劃放射線治療時,對腫瘤及其他器官的精確勾畫至關重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健康組織。

傳統放射治療需要醫師和物理師手動勾畫患者的器官和腫瘤,這個過程平均耗時一小時,不僅繁瑣且耗費時間。而AI技術的引入,將這一過程大幅縮短,現在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自動勾畫,隨後經由人工檢查和修正後,整個過程僅需5分鐘。人工修正率也僅為2%-3%,不僅提高了效率,實現了更高的標準化作業。

游惟強指出,AI技術的引入,不僅縮短了醫療人員的作業時間,還能圈劃出更多的器官。以往醫師們圈註10到20個器官已經不少,而現在AI系統在短時間內便可以勾畫多達150個器官,保護範圍更廣,治療效果更好。

根據中榮的統計數據,未能完成全程放射治療的病患中,超過60%的原因是因為副作用引發的不適。然而,在導入AI技術後,器官的圈註精確度及保護力顯著提高,病患因不適而中斷治療的比率從63%下降到52%,而治療完成率則提升至96%,顯示AI技術在癌症治療中的優越表現。

副院長李政鴻指出,傳統的放射治療可能對周圍健康器官造成輻射傷害,導致患者因副作用而中斷治療,進而增加死亡風險。AI技術的引入讓器官圈註更加精確,能夠有效減少健康組織受輻射影響,從而大幅降低副作用的發生率,讓患者能夠更順利地完成療程,迎接治癒的希望。

根據中榮的統計數據,未能完成全程放射治療的病患中,超過60%的原因是因為副作用引發的不適。導入AI技術後,器官的圈註精確度及保護力顯著提高,療程副作用也大幅減少。   圖:台中榮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