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NIKKEI》報導,從中美兩國之間的直接投資來看,美國企業的「去中國化」十分明顯。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對中國直接投資(按現金流計算)為5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約4成,在2014年以後的10年減少了約5成。2014年美國對中國投資超過100億美元,但採取對華強硬政策的川普政府上台以後,對中國投資逐漸減少。

川普政府上台後 逐漸減少對華投資

2023年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中,汽車等「運輸設備」同比下降99%,而「機械」也大幅下降了9成。整個製造業的投資總體減少了3成。不過,美國的大多數供應鏈仍依賴於中國,「去中國化」並非易事。

外媒指出,美國IBM正在推進關閉,或搬遷中國的研發部門至海外。據中國媒體報道,預計將有約1600人受到影響,相關職能將轉移至印度等海外地區。IBM表示:「將根據需求調整運營體系,對中國客戶提供的服務不會受到影響。」

40年前,IBM進入中國市場。自2010年起,IBM開始全面向中國的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提供伺服器和資料庫,負責擴大通信基礎設施。但是,因為中國經濟低迷以及中國企業推進國産化,IBM的中國業務逐年萎縮,2023年在華銷售額同比減少兩成。2021年還在中國關閉最先進的研究所。

《日經新聞NIKKEI》報導,縮小中國業務規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中美對立。在中美相互加強數據監管的情況下,美國企業從中國基地向美國傳輸數據受到限制,基地之間的協作變得十分困難。

據媒體報道,微軟5月在討論讓部分中國員工調到國外工作的計劃。對象為AI等部門,據美國媒體報道,這一計劃涉及700~800名員工。

雖然美國拜登政府強化對中國的限制,致力於構建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但現實是「去中國化」的進程沒有明顯推進。美國力爭國産化的EV電池和半導體材料仍大多依賴中國。半導體的關鍵材料鎵的全球供應中,中國佔98%,鍺的全球供應中,中國佔6成。EV電池7~8成依賴中國。

《金融時報》報導稱,由於中美對立帶來的中國出口限制,半導體的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歐美半導體廠商。

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也出現了增加中國投資的情況。美國半導體大型企業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2023年表示將投資陜西西安的工廠。作為美國限制出口半導體的對抗措施,中國試圖阻止從美光科技的採購,但美光科技則希望通過強調在這種情況下仍長達20年的投資和與當地企業的合作,來緩解中國方面的情緒。

另一方面,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通用汽車(GM)正在中國進行研發部門的裁員和減産。中國汽車市場上,比亞迪等中國自主品牌的市佔率不斷提高,外資品牌的份額從2020年的約6成下降,到了2023年的約4成。

中國廠商的國産化進程加快,純電動汽車(EV)領域的價格競爭日益激烈。在本田、日産等日本車企縮減業務的同時,美國企業也開始收縮中中國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CEO)瑪麗·博拉(Marry Barra)7月底表示:「中國的固定成本削減措施還不夠,正與合資夥伴重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