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圈大事就是吳家兄弟要聯姻的消息,然而,放眼國內外,企業併購可大可小,也一直都有,只是常見多是「強併弱」,走到現今時代,為了增加國際或市場競爭力,「強強聯手」更是不可逆的新趨勢。只是「弱併強」恐怕是少見的併購案,而這次的「新新併」就是典型的「弱併強」的代表。

大吃小的併購都不夯了,怎麼來個小吃大的新新併?!其實說穿了演的就是吳家的家務事,因為定調成「自家人」、「自己人」的事,所以「半買半送、折價出售」,頗有吃人豆腐的生意買賣案。但偏偏新光金也不是吳家獨資的家族事業,他是上市公司,有來自資本市場的大大小小衣食父母(股東們)。

先來看新光金賣相如何?新光金股價表現,從去年(2023)一直處於7~9元之間,今年(2024)7月一度漲至11.8元,8月22日停牌前一天高點至12.45元。

考驗一、折價併購條件差

在經營獲利表現上,新光金6月自結獲利單月大賺百億元,上半年獲利衝破200億元,兩者皆創新高。7月稅後純益28.84億元,累積前7月稅後純益232.94億元,相對去年同期虧損6億元,今年獲利回升,創下史上同期新高,其中,新光人壽7月稅後賺17.27億元,累積前7月稅後已賺165.28億元。無論在股價與獲利上,新光金表現不俗,已大幅成長!

這對坐擁總資產5.1兆、地位排名第5的新光金來講,沒有高聘金(現金)就要嫁給排名13、總資產只有3.2兆元的台新金,新光金股東們情何以堪!

考驗二、誘人的高價、有利的併購條件

反之,中信金「攔胡搶親」,每股對價約1股新光金普通股,換中信金普通股0.3132股,及現金約4.09元,以取得新光金10%至51%股權。若以中信金每股33.4元為計算,股票搭現金的每股收購價約14.55元,比「新新併」擬以1股新光金換0.6022股台新金來講,台新金以約11.4元就想娶新光金來得高。

新光金與台新金早年因吳家兄弟各自經營理念而成立,雖然2002年至今,一路都有合併聲浪出現,但始終未能成局。2023年6月,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支持的新光金改革派,取得新光金經營權後,隨即面臨迫切需要增資,來強化壽險子公司資本適足率(RBC),又加上2026年,國內壽險業將接軌IFRS 17及ICS,得面臨更多準備金提列等問題。但如今「新新併」以換股併購,恐怕無法解決首要之務,也實無法滿足新光人壽的資金需求。

考驗三、股東反對「新新併」聲浪不小

再來看看新光金股東架構,這是下一關臨時股東會取得股東們點頭的重頭戲,截至今年4月中旬的前十大股東,個人股東占比最高、達53.55%,第二大是其他法人、占30.13%,外資占比第三大、16.12%,政府與金融機構持股皆小於0.01%,足見個人股東在此合併案的關鍵角色。

雖然泛新光家族、吳家的股權亦扮演不可忽視力量,但以市場聲音直指中信金是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找來的,加上吳東進派董事都反對「新新併」,女兒吳欣儒更直言,「該案是沒有誠意及誠信的合併案。」而第五大股東南部鋼鐵廠裕鐵(持4%)已公開表態,中信金是最好合併對象。

考驗四、下嫁能幸福多久?

金管會官員一句,「股東權益也不應只看價格,嫁入聘金較高的夫家,就一定會幸福嗎?」沒錯,雙方有著相近的企業DNA及文化傳承固然重要,但傳統觀念的老派家族聯姻都不一定幸福了何況是下嫁的婚姻,最怕還是「吃虧、占便宜」低就條件,成了貌合神離的聯姻企業,長遠來看,也不見得有利於全體相關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的未來。

考驗五、引爭議的利害衝突與迴避問題

細究持有新光金控3.01%股權的新勝公司,實際是新柏公司的母公司,而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的配偶彭雪芬正是新勝公司的董事長,可見新勝公司及新柏公司都是由吳東亮及配偶彭雪芬實質控制。

新勝公司透過其百分之百持股的新柏公司,在新光金控指派4名代表人董事,即是台新金控的實質關係人。

根據《公司法》第206條第2項,以及第178條之規定,董事對於董事會議之決議事項,有自身利害關係,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自身利害關係之重要內容,並且不得加入表決。

5月底,與吳東進親近、同為新光金大股東的大台北寬頻董事長林伯翰除了表態歡迎其他買家,維護全體股東最大利益之外,也提醒透過100%持股的新柏指派四席新光董事,能秉公處理。更在「新新併」宣布前喊話:「你用關係人的代表進來,基本上是要幫新光金的股東謀福利,不是幫台新金開大門。」

「新新併」宣布後,23日恢復交易當日,新光金股價一早重挫6%、有驚無險收平盤,然而台新金股價卻上漲3.19%、收19.4%。

全球金融業都是受政府高度管制的產業,且金控合併有其法令遵循制度,金管會對於金控合併亦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從金金分離、產金分離到大股東適格性審查等都有其規範。

金融業者除了法遵之外,還要避免關係人交易而發生利益輸送的爭議,以及須具備誠信與倫理的經營態度,這些都攸關於企業社會責任與形象,更是走向穩健永續經營的關鍵因素。

而新光金未來終嫁誰?以上五點也考驗著金管會的判斷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