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科技日新月異,「類人腦器官」(brain organoids)研究正掀起一場科學與倫理的激烈論辯。這項技術為神經科學帶來革命性突破,卻也帶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台北醫學大學日本廣島大學合作,提出針對此技術應有的規範,涵蓋意識、法律地位、知情同意權、所有權及器官移植等五大法律與倫理層面,以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爭議。

類人腦器官」是由人類幹細胞培養而成的微型三維神經組織。科研團隊對此系統進行了語言和數學能力的測試,構建了創新的「腦體」(brainware)系統,探索其認知功能。台北醫學大學與日本廣島大學於8月23日聯合發布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類人腦器官研究所面臨的複雜挑戰。這項刊登於《Journal of Bioethical Inquiry》的研究,由廣島大學人社院澤井努教授領銜,台北醫學大學李崇菱副教授參與其中,為目前最受關注的生物倫理議題提供了全新視角。

研究團隊明確指出,類人腦器官研究亟需在五5大層面建立規範:意識、法律地位、知情同意權、所有權以及器官移植。其中,「人類大腦器官在研究過程中是否會產生意識」這一問題,無疑是最具爭議性的。這不僅涉及深奧的哲學思辨,更關乎法律、倫理的根本。

台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李崇菱指出,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類人腦器官研究的法律規範顯得尤為緊迫。她強調,法律制定往往落後於科技進步,因此政府部門應未雨綢繆,及早考慮相關研究可能引發的潛在法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類人腦器官目前被視為「財產權」的範疇。然而,隨著研究深入,若類人腦器官被整合進AI系統,其法律地位是否應從「財產」轉變為「法人」,將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此外,捐贈者對研究成果的所有權糾紛、類人腦器官移植至動物甚至人體的倫理挑戰,都亟待解決。

澤井努教授強調,提出這五大分類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挑戰,更是為改善類人腦器官研究環境邁出的關鍵一步。這項研究為未來的法律制定和倫理討論提供了堅實基礎,也為科學家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