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共同社》(Kyodo News)報導,從去年8月開始進行的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海作業,從本月起將在原先「銫137」等29種放射性物質濃度測定外,再新增「」元素檢測。原因是在今年6月進行處理前的污染水檢測時,發現極微量的「鎘」存在,在處理水階段已被除去,對環境和健康並無影響。

報導指出,在污染水中發現「鎘-113m」(113mCd)放射性同位素,是天然存在於礦物和土壤等的重金屬鎘的同位素,會隨著核裂變而產生,半衰期約為15年。檢測出鎘的是今年2月採集的用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處理前的污染水,6月檢測出了每公升2.9Bq的結果。雖然高濃度的鎘在人體內積聚會造成危害,但專家表示用淨化污染水的ALPS設備能夠去除,再用海水稀釋,因此排海的處理水無需擔憂對健康的影響。

「鎘」污染事件曾經發生在台灣,但並非放射污染,而是重金屬污染。被鎘金屬所污染的稻田,種植出的稻米被稱為「鎘米」。食用鎘米中毒會產生俗稱「痛痛病」的病變,患者指關節變形、全身疼痛不能入睡。1982年,台灣第一起發生在桃園縣觀音鄉大潭村(今桃園市觀音區大潭里),當時查出污染源高銀化工疑似為生產含鎘和鉛的安定劑,排放的工廠廢水含鎘,造成農地遭受污染而種出鎘米。緊接著彰化縣、台中縣、雲林縣、桃園縣都陸陸續續傳出鎘米,鎘污染成為台灣農地難以撫平的創傷,經統計農地污染面積達446公頃;研究發現主因是50、60年代,推行家庭即工廠,小型工廠零星散佈在農地鄉間,高污染的工廠,包括電鍍、金屬表面處理業,廢水就近排進灌溉渠道,造成嚴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