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投下震撼彈,美國時間21日下午在民主黨資深議員、金主與海量勸退聲浪的壓力下宣布退出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消息一出,拜登家族隨即表達支持,拜登孫女娜歐蜜‧拜登(Naomi Biden)更公開讚揚祖父是「我們一生中見過最傑出的總統」。
拜登在社群媒體X(前推特)平台發表聲明寫下:「我相信辭職符合我的政黨與國家的最佳利益。」拜登提到,他計劃本週稍晚向全國人民發表演說,並打算做完自己最後3個月總統任期。在另一則貼文中,拜登表明支持賀錦麗獲得民主黨提名成為新總統候選人。拜登高喊:「民主黨人,現在是團結一致打敗川普的時候了,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夫人吉兒‧拜登(Jill Biden)隨即在X轉發聲明,並附上一顆愛心符號表達支持。娜歐蜜也在X發文寫道:「我今天只有滿滿的驕傲!我的祖父,我們的總統喬・拜登,全心全意為國家服務,締造無與倫比的成就。」她強調:「過去50年來,美國和世界面臨的每個重大議題,他都置身其中,並帶來實質影響力。」
紐約時報19日報導引述拜登貼身人員的形容,拜登掙扎是否選下去期間「憤怒、恐懼、尊嚴與後悔」等複雜情緒交織,面對潮水般要求退選,家人各有意見,貼身幕僚主張選到底的喧擾下,拜登在染疫隔離期間遲遲不願決定,並暗示選到底,如今終於意識到時不我予。在黨內議員逼宮,募款萎縮等嚴酷考驗下主動退選。
81歲的拜登經過辯論的災難性表現、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失言、川普槍擊案與感染武漢肺炎後終於做出退選決定,回顧拜登超過半世紀的政治生涯,經多番挫折高齡登上權力巔峰;1972年,29歲的拜登當選德拉瓦州聯邦參議員,擔任議員期間兩度爭取總統提名未果。
德拉瓦州位於美國東岸賓州、紐澤西州與馬里蘭州之間的海岸線上,面積狹小,人口僅約百萬,不具政治代表性,但出身小地方未影響拜登追逐權力的企圖心。拜登在1988年與2008年初選因實力差距懸殊退選,2008年因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參院外交委員會共事,獲提名擔任副總統,期間對年輕的歐巴馬展現忠誠,主導部分外交事務。
拜登2015年與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競爭提名激烈,拜登表面上以長子波伊(Beau Biden)病逝因素退出,但他對沒有獲得民主黨「菁英們」支持以及希拉蕊最後落選的選舉結果從未感到釋懷,不滿民主黨「菁英式領導」與國家脫節。
紐時報導指出,拜登當時宣布退出幾個月後,每天都在後悔。拜登在妻子吉兒與歐巴馬陪同下共同面對媒體宣布退出,表面上看來一切如常,但根據拜登身邊人士的說法,他當時對民主黨人排擠,一味支持另一名參選者感到非常憤怒,這就和民主黨人在辯論後施壓手段如出一轍。
許多焦慮的民主黨支持者,包括投書要求拜登退選的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都認為民主黨陣前換將仍可一搏,但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遭遇槍手刺殺未遂與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聲勢驚人,焦慮感持續壟罩全黨,黨內幾乎無人信任拜登能繼續走完3個多月全國代表大會、兩場電視辯論與鐵人競選行程。
中央社報導分析,拜登政治立場中立不激進,36年國會議員生涯中,專注司法與外交事務,少對重大議題激烈表態,屬國會中的協調者,華爾街日報用「零售買賣式政治」形容他的風格。拜登在國會期間從未處於民主黨權力核心。這種性格也反映在權力競逐上,拜登總能觀察局勢做出決定,但這次退選的決定卻歹戲拖棚,幾乎摧毀民主黨的士氣與未來。
曾與拜登及歐巴馬共事的政治分析家艾克塞羅德(David Axelrod)形容,拜登肩上彷彿有個驅策他如何做決定的晶片,當中有部分承載他對那些不尊重他、要求他退選的人的憤怨,那晶片就像引導他政治人生的電池組。雖然拜登臉上不顯露憤怒情緒,但川普2016擊敗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後,他經常感到後悔,自認那時他出馬就會贏川普。
拜登擔任總統期間延續歐巴馬政府的政策,穩定疫情後的美國經濟,不過亮眼數據下卻無法避免選票殺手「通膨」引發民怨,這股民間不安情緒投射在移民議題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為抑止通膨,在不到18個月內11度升息。軍事外交方面,拜登政府倉促將美軍撤離阿富汗、未能阻止烏俄戰爭以及無預警發生以哈戰爭,都遭到共和黨強烈抨擊。
拜登6月底與川普的電視辯論表現不佳後,民主黨人對他施加龐大壓力,呼籲急流勇退以免波及民主黨在國會的選情。拜登決定退選時,身邊僅剩貼身幕僚,接棒的美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他貼文前才獲通知,如今民主黨還得面對混亂的提名程序。
美國總統拜登孫女娜歐蜜(Naomi Biden)的婚禮2022年11月19日在白宮舉行,是場不邀請媒體的私人婚禮。 圖:翻攝自美國白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