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於當地時間26日清晨5時30分向日本海海域發射一枚型號不明的彈道飛彈,由於在飛行約250公里後在海面上空爆炸,因此南韓推估可能是試射失敗。不過,北韓官媒《朝中社》(KCNA)卻稱是「個別機動戰鬥部分離及導引試驗」,而且宣稱3個分離彈頭精準命中目標,表示是對於實現飛彈技術高度化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報導中指出,北韓飛彈總局進行彈道飛彈攜帶多枚彈頭攻擊測試,表示設定在半徑170至200公里的範圍內,採用中遠程固體燃料彈道飛彈第一級發動機,以最大限度地確保安全性。宣稱分離的機動彈頭依照導引指令精準飛向3個既定目標座標點,也利用防空目標探測器驗證飛彈分離的有效性;個別彈頭分離及導引測試目的在於確保多彈頭各目標擊毀能力。北韓強調,這項試驗相當成功,是武器系統技術高度常態化活動的一環,新技術將全面進入測試階段。

不過,南韓軍方與專家卻對北韓在報導中的說法提出質疑。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他們針對該枚飛彈的飛行途徑等進行分析,認為飛彈在從平壤發射,經過250公里的飛行後,就已經在元山東側外海「空中爆炸解體」。

北韓宣稱「個別機動戰鬥部分離及導引試驗」,3個分離彈頭精準命中目標。   圖:翻攝朝中社

北韓宣稱「個別機動戰鬥部分離及導引試驗」,3個分離彈頭精準命中目標。   圖:翻攝朝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