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的激增,許多患者出現了喉嚨疼痛、咳嗽、全身酸痛和低燒等症狀。彰化的馬光中醫診所劉宗昇醫師建議,透過食療和穴位按摩來舒緩這些不適,常用的保健穴位包括列缺穴和豐隆穴;在食療方面,則推薦銀耳蓮子露和七葉膽薄荷茶。此外,他還強調了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規律運動對於增強免疫系統的重要性。

劉宗昇醫師將新冠肺炎的特點概括為濕、熱、毒、瘀四個方面。他解釋說,當免疫力下降時,新冠病毒會透過口鼻進入體內,引發肺部浸潤、痰液、鼻涕、疲勞和腹瀉等「濕」症狀;以及發燒、感染和發炎等「熱」症狀;還有敗血症和二次感染等「毒」症狀;以及心肺循環不良和肺部纖維化等「瘀」症狀。這些主要影響到肺部,也會對五臟六腑造成影響。

在治療新冠肺炎時,中醫會針對患者的體質和病毒感染的階段,結合濕、熱、毒、瘀的程度,採取宣肺化濕、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處方。劉宗昇醫師指出,中醫在臨床上會使用補養氣血的中藥來調節免疫反應,因為無論是過度還是不足的免疫反應都可能帶來問題。免疫力不足時容易感染病毒,而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則可能導致「細胞激素風暴」,進而引起肺部浸潤和呼吸困難。

劉宗昇醫師進一步說明,如果發炎免疫反應過強且無法控制,尤其是對於有慢性病的患者來說,身體經常處於易發炎的狀態,一旦免疫反應過度,無法抵抗細胞激素風暴,最終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他強調,生活作息和飲食對於預防新冠肺炎和提升免疫力至關重要。他建議,「進補」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為中醫注重陰陽平衡。如果民眾需要使用中藥或食療來調節免疫,應該在中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同時,他也提倡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規律運動、練習太極拳和八段錦,以及均衡飲食,特別是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的蔬果,這些都對免疫系統的防禦機制有益。

最後,劉宗昇醫師分享了幾種緩解不適的穴位和食療方法。

列缺穴:位於兩手大拇指和食指交叉處,可緩解頭痛和氣喘。
豐隆穴:位於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間,有助於緩解咳嗽和咽喉不適。

至於食療方面,銀耳蓮子露適合乾咳和口乾的患者,而七葉膽薄荷茶則適合喉嚨不適和需要經常說話的人群。這些方法能舒緩症狀,也有助於身體的整體健康。

列缺穴。   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豐隆穴。   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劉宗昇。   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