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翁曉玲,近日質詢國防部長顧立雄時的言行頗具爭議,隨即引發與論的關注與批評。個人整理一下發現重點有幾個,一是「政府是否反攻大陸」,再來是「我國既有疆域是否及於中國人民共和國與外蒙古」,最後則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傷害中華民國」。

不分區委員質詢的內容,體現的是政黨的路線與形象,同時也反應個人的專業與學養,一個法律學者竟有這樣的「觀點」,著實令人訝異。

在這個前提下,我倒是有幾個問題想請問翁委員。

首先,妳認知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究竟是什麼性質的政治團體?如果是叛亂組織,那就請你高舉兩蔣動員戡亂大旗;如果是「祖國」,也不妨告訴台灣民眾妳就是個徹底的統派,一心只想回歸;如果是個「國家」,而且是個對中華民國台灣極不友善的極權國家,妳也可以選擇和我們站在一起捍衛主權。這裡並沒有什麼糢糊的空間,問題在於妳的問題邏輯有些錯亂。

其次,歷史告訴我們外蒙古在《中蘇友好條約》與《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分別讓蔣介石與毛澤東脫離中國的統治,前者同意人家公投,後者承認這個結果,不論是南京、北京到後來的台北都階段性或事實承認外蒙古的主權;所以提到外蒙古領土要不是離題太多,再不然就是沒搞清楚這段話歷史?

再者,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華民國就喪失了在「大陸地區」的有效管轄權,這自然包括徵兵徵稅等基礎的政府治理內涵,當然啦,老蔣為了維繫「一個中國」的象徵,刻意保留了福建省的連江與金門兩各縣,除了標榜自己「一中正統」的圖騰外,也避免陷入什麼「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泥淖。

但同樣的道理,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之後在台澎金馬地區又何時行使過統治與管轄權?說穿了,那是兩蔣心病作祟,否則兩岸關係就是標準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特殊在哪呢?除了冷戰的國際形勢外,還有國共零和的主權認知,當時國民黨稱之三不政策。請問現在的兩岸關係符合這樣的時空背景與政經條件嗎?

然後,台灣走向民主化之後,先是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拔掉這個憲政太上皇後,同時客觀面對兩岸的政治現實,此外《憲法增修條文》的提出,不僅讓台灣落實憲政主義的初步內涵,同時賦予國民主權的基本精神。作為法律學者,應該理解增修條文第一條所謂「自由地區」、「領土變更」與「公民投票」的意涵!

最後,有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傷害中華民國」的說法實在讓人搞不清楚妳想表達什麼?我記得委員是去過對岸的,其所拿的護照過的海關、使用的人民幣,聆聽的國歌也應該是承認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但問題在於中國朋友來中華民國台灣為什麼就否認我們的國家象徵?不也是海關、貨幣、國歌國旗。

面對這些客觀政治現實,我們概括為「兩岸在政治互不隸屬」,請問就法理、就邏輯、就應然、就實然各方面推論,究竟有什麼問題?

還是大委員,還是妳連自己的質詢問題都沒搞清楚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