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誰啊妳,妳老公吃軟飯,吃了十幾年,妳自己把話說清楚來。」

「要妳管,妳老公跟妳吃飯嗎?跟妳吃飯嗎?我老公愛我愛得要死,妳羨慕嗎?忌妒嗎?」

「妳王鴻薇,誰忌妒妳老公啊,妳自己送上門來挨打,妳策動人家,妳叫張淑娟嗎?妳靠一邊,妳滾一邊去啦!」

「妳才滾一邊去啦!」

這是2022年9月16日在台北地檢署前,兩位戒嚴時代畢業於政大新聞系的女記者周玉蔻與王鴻薇,當著全國媒體在吵架時的逐字稿,完全顛覆大家的想像。鄉民們有見識過中國大媽的潑婦罵街嗎?有興趣的自己去上網去看影片。

原本大家都還以為,這些在鏡頭前本來說話都嬌聲嗲氣的資深女記者,吵起架來應該會比馬英九更「娘泡」些吧?沒想到兩個外省人卻都跟徐巧芯那樣,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不過周玉蔻與王鴻薇吵的,終究只是兩人之間的私事,而且就在地檢署門口。吵架雙方若誰覺得受委屈,大可直接上法庭討公道。可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翁曉玲,在國會殿堂裡論政時,卻用粗鄙不入流的潑婦罵街,就讓人聽完雞皮疙瘩掉滿地了。

2024年6月15日《三立新聞網》記者劉宇鈞/台北報導〈翁曉玲開嗆綠委「我就是比你大」挨轟!于北辰:像眷村內高官的太太〉: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13日討論國民黨立委所提的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修正草案,在藍綠立委發言時,藍委翁曉玲突然怒批民進黨是沒有意義的討論,『國民黨已經包容你們太久。』,翁還嗆『我就是比你們大!怎麼樣!你們就是沒有知識!』

對此,桃園市議員于北辰說,翁曉玲的舉止和態度,就像眷村內高官的太太、將軍的夫人一樣。

于北辰昨(14)日在節目表示,翁曉玲一定是認為自己太優秀,且不分區立委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叫她來當的,跟綠委這樣一吵會影響自己身為副教授的品質,翁完全沒在思考民意,翁就連在質詢時,也是在和官員比上下。

于北辰提到,他小的時候就住在眷村的外面,眷村裡面那些高官的太太、將軍的夫人等等,都會要門口外的小孩子到其他地方去玩、別在她們的門口玩,就是這種調調、這種態度,而翁曉玲就是這種想法。」

翁曉玲果真就是「家教甚嚴」吧?

于北辰在節目裡說的「眷村高官太太」,或說是「將軍夫人」,當年還只是不讓其他小孩,在自己家門口吵鬧,這樣的中國大媽,對小朋友來說,已經算是「善意」十足了。

本魯小時候,附近這裡眷村的將軍夫人,是養了一隻超級「豬哥」的小霸王,還穿著開襠褲就站在街頭。只要上學或放學時段,有穿藍裙的小妹妹經過,他就一定要衝上前去,掀開藍裙「檢查」一下小褲褲,然後興奮地大喊:「白色,白色」。

半世紀之前,台灣民間普遍都很窮。小女生穿的內褲,幾乎也就只有一種白色。但誰也搞不清,將軍府的這小少爺為何如此固執,非要把每一個小女生的裙子都掀開檢查?也許小少爺看到小女生這樣尖叫,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吧?

有些本省小女孩的家長看不過去了,去找將軍夫人告狀。但她卻嫌鄰居小題大作,甚至怒罵:「你這麼大一個人,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自討沒趣的家長們,應該也是從未遇到這麼「理不直氣卻超壯」的將軍夫人,只能默默吞忍,叮嚀自家小女生們,盡量結伴同行,也與「將軍府」保持距離,免得招惹小豬哥。

經歷過戒嚴時代的資深鄉民,或多或少都領教翁曉玲這種「將軍府女眷」的囂張霸道。翁曉玲敢在國會殿堂,毫不修飾的「上對下」訓斥,甚至叫囂「就是比你大」,還罵其他委員「神經病」,這種完全不把人當人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果真就是「家教甚嚴」吧?

2024年3月14日黃暐瀚主持的《POP撞新聞》黃暐瀚專訪翁曉玲〈NCC7改5,民調10改5〉:

「主持人黃暐瀚問:『那你的背景是什麼?你剛剛跟我講,你父親是軍人是不是?』

翁曉玲說:『對,我父母親都是軍公教人員,我母親是中學老師,我父親是軍人,從小也在眷村長大』。」

翁曉玲根本不是外省人吧?

當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慧眼獨具,千挑萬選找出翁曉玲這麼一株奇葩。而黃暐瀚的專訪,又證實了翁曉玲確實是來自眷村,於是在網路被炎上。尤其在PTT,很多鄉民搞不清楚狀況,就砲火猛烈的在痛罵「高級外省人」

但本魯要提醒鄉民,戒嚴時代外省人就算是有眷軍人,能住進眷村的也不到15%。也就是說,大多數外省人是根本無緣「承沐天恩」的。相反的,也有本省人得天獨厚,不僅是住眷村,而且還在「將軍府」的。

以下逐字稿,來自陸軍官校校友會2024年4月12日專訪翁曉玲〈投筆從戎開啟黃埔軍旅職涯 立委翁曉玲憶念父親翁啟雄〉:

「我父親是翁啟雄,他是陸軍官校29期的學生。我父親其實他從小就有一個英雄夢。在他那個年代,他念的是成功初中高中。他高中畢業之後,就一心一意想要從軍,報考陸軍官校,一心嚮往從軍報國,然後守護家園。

所以我認為我的父親,他基本上就是個有責任感的人。在他那個年代,因為我父親是本省人,所以在當時那個年代,本省人從軍的非常少,尤其是在課業成績表現很好的本省青年,大部分都是考一般的大學,然後可能就是出國讀書。但是我父親當時也跟他的好朋友,一起報考陸軍官校。

那麼念了陸軍官校之後,我父親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畫面上就是我父親陸軍官校第一名畢業,當時是先總統蔣公蔣中正先生親自頒了獎章,給他別上,所以這張照片是彌足珍貴。」

「陸官29期」為何被蔣介石痛罵?

PTT上的鄉民,若是因為翁曉玲最近在國會裡的「驚世」發言,就遷怒「高級外省人」,這就真的冤枉了。

1969年生的翁曉玲,戒嚴時代的籍貫是「台灣省嘉義縣」。她只是生在「黃埔七村」,但依國民黨當時的戶籍法,依舊還是被認定為本省人。

至於翁啟雄就讀的「陸軍官校29期」,鄉民們也別花太多力氣去痛罵,人家先總統蔣公高瞻遠矚,64年前在日記裡就先罵過了,而且還在半個月裡連罵3次。根據1960年9月15日《蔣介石日記》記載:

「9時半與妻到鳳山陸軍官校舉行29期畢業典禮,此為新制(四年制)之第二期生(注:應為四年制之第三期生),紀律、學課皆比舊制進步,但體力不佳,在典禮中不到30分時倒下見有五生,此為軍校從來所未有之劣績也。」

1960年是蔣介石被尊奉為「國民革命軍之父」的第一年,對於自己擔任20多年校長的陸軍官校,雖然仿照西典軍校,改制成為4年制的大學。沒想到畢業出來的學生,卻不如西點麵包。

過了2天,蔣介石在寫日記時,一想起來就更氣,於是在9月17日的日記〈上星期反省錄〉裡,再次痛罵:

「陸官校29期,即新制第三期,80餘生畢業,在典禮訓話中倒臥不支者計有5人,此為本校從未有過之恥辱。可知該校徐(汝誠)校長之不力無能,應速撤換為要。」

到了月底,蔣介石在9月30日的〈上月反省錄〉,他第3次痛罵陸官校長徐汝誠。這在《蔣介石日記》裡,也是罕見的3度被罵。蔣介石寫到 :

「陸軍官校29期畢業學生體力不佳,可知徐汝誠校長教育無方 ! 又空軍官校四年新制開始,望更能健全完備也。」

陸軍官校校長徐汝誠,因為29期畢業生體力太差,被蔣介石怒罵,1960年底前就被撤換,改由艾靉接任。

當然,人家翁曉玲根正苗藍,應該也不必像本魯這麼認真,讀什麼《蔣介石日記》。反正她從小就相信,藍鳥就是「比你大」,果然是眷村大媽,好氣魄。好啦!你好大,我們好怕,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