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曝光的影片顯示,本月 21 日凌晨,一列從羅馬尼亞出發、滿載西方援烏武器裝備和彈藥的軍用列車停在切爾諾莫爾斯克市火車站,當烏克蘭工作人員在進行貨物的裝卸作業時,俄軍對車站發動了 3 波導彈攻擊,導致切爾諾莫爾斯克市全城停電,軍列更是被大火吞噬殆盡。
中國軍事專欄《雷姐的機械空間》今 ( 27 ) 日指出,目前北約對烏克蘭軍援主要透過 2 個路線,其一是從波蘭傳送,其二就是先透過海運將物資運送到希臘的港口,接著由陸路將這些物資運至羅馬尼亞,隨後以鐵路從羅馬尼亞境內運輸至烏克蘭的敖德薩州。
《雷姐的機械空間》表示,為了斬斷北約對烏克蘭的軍援,俄羅斯使用衛星、無人機和電子系統等方式進行監視,並向運輸路線周邊派出了大量地面情報員,對其進行監控,以此來確定北約軍援的確切路線並進行精確打擊,而目前已取得步錯的戰果。
中國《兵器》雜誌表示,對於俄軍的攻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認為,北約提供的武器和彈藥數量嚴重不足,且交付時間太慢,使烏軍目前已逐漸陷入物資匱乏的境地;此外,俄軍透過無人機技術和電子戰系統,能迅速發現並鎖定烏軍的陣地和部署位置,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在戰場上的劣勢處境,在這一次突襲行動中,俄羅斯的系統就發揮巨大作用,提前守株待兔,等軍列一到直接開打。
《兵器》提及俄軍在俄烏衝突初期的接連挫敗,分析道,俄軍在衝突初期並非打得不好,而是沒有達到預期,因為俄軍初期對烏軍戰鬥力有所低估;在烏軍 2023 年夏季反攻後,俄羅斯才調整策略,動員超過 20 萬的預備役兵力,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
關於近日美國提供烏克蘭的「海馬斯」火箭砲系統功效減弱,《兵器》續指,「戰場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單個或幾種武器系統,更關鍵的是雙方作戰體系的整體對抗,包括情報、物流、指揮控制等多個方面」,烏克蘭雖然得到了西方大量的軍事援助,但在缺乏制空權和完善的作戰體系的情況下,這些援助難以在戰場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雷姐的機械空間》也提及,戰爭至今,美國國內反對援烏的聲音越來越多,且在援助上已有些懈怠,反而歐洲一些國家已開始積極準備,宣布對烏克蘭進行新一輪的援助;雖然歐洲國家的軍事援助能幫助烏克蘭抵禦俄軍好一陣子,但情況仍不甚樂觀,因烏克蘭的官員中充斥著貪腐和無能,如果持續下去,那麽前線的部隊將會一潰千里,俄軍也將在烏克蘭的土地上長驅直入。
俄軍在轉移之前,對沃爾昌斯克發動毀滅式的攻擊。 圖:翻攝自 @ukraine_map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