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至7月春夏交替之際,是保育類動物燕鷗到訪台灣尋找適合生育後代地點的高峰期,因此海保署提醒,務必遵守「四不一要」原則:應注意車輛「不」穿越巢區、「不」接近繁殖巢、「不」造成遊蕩貓犬群聚、「不」餵食小燕鷗、遊憩活動「要」注意足下,讓海鳥家族生生不息。

燕鷗繁殖季即將到來,近期彰化、桃園等縣市沿海地區陸續出現燕鷗蹤跡,尤以小燕鷗為多,各地也頻傳鳥友目擊燕鷗盤旋尋找繁殖育雛地點的消息,對此,海保署表示,小燕鷗是少數在台灣本島繁殖的鷗科鳥類,也是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全台多處河口及沙灘都可能雀屏中選成為小燕鷗的家。

因此海保署提醒,從事海域活動,務必遵守「四不一要」原則:應注意車輛「不」穿越巢區、「不」接近繁殖巢、「不」造成遊蕩貓犬群聚、「不」餵食小燕鷗、遊憩活動「要」注意足下,讓海鳥家族生生不息。

另外,海保署也指出,自110年起持續與國立台灣大學研究團隊、各地方政府、各地方鳥會及在地團體合作進行全台小燕鷗調查,瞭解其繁殖情形及族群分布狀況。根據調查結果,112年共記錄到3,185隻小燕鷗成鳥,分布數量前三名的縣市分別為嘉義縣、宜蘭縣及花蓮縣。

海保署提醒,在燕鷗繁殖期,務必遵守「四不一要」原則。   圖:海洋保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