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前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政治時刻,外部不僅面臨來自中共的持續威脅,內部也受到政黨間缺乏團結的困擾。在這一關鍵時期,國民黨的政治動向特別受到矚目,尤其是傅崐萁近期的一系列政治行動成為了焦點。他先是表明有意角逐立法院院長一職,卻在短時間內意外退出競選,緊接著出乎預料地獲得黨團總召的職位。在此過程中,他更是戲劇性地邊緣化了資深的賴士葆委員,自己則意外地躍升至此重要職位。

傅崐萁上任後的所作所為,尤其是他對民進黨的無端批評和挑釁,顯示出他對於立法院總召角色的誤解和濫用。傅崐萁的言行不僅無助於緩解台灣立法院內部的緊張局勢,反而加劇了政治對立。他的言論,尤其是揚言要用「戰斧飛彈」對付民進黨,甚至暗示「真正的核彈還沒發生」,這些極端的比喻不僅不適當,更是極其危險。立法院總召的職責本應是促進不同政黨間的溝通與合作,爭取對自己黨派提出的法案獲得支持,而不是透過挑釁和威脅來獲得關注。這種政治表現不僅令人質疑傅崐萁是否適合擔任這一重要職位,也反映了國民黨內部存在的深層問題,即,為何總在關鍵時刻對地方勢力做出不當的妥協?

傅崐萁的行為不僅損害了國民黨的形象,也對台灣政治環境的穩定與發展構成了威脅。在這樣關鍵的時期,台灣需要的是能夠團結各方、積極應對外部威脅、並聚焦於國家長遠發展的政治領導。政治領袖和各政黨應該超越短期的政治利益,共同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政治環境,為台灣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傅崐萁不僅因為曾經入獄而成為焦點,國民黨提名如此具爭議性的人選進入立法院,引發了外界對於該黨是否真正與不良勢力劃清界限的質疑。而國民黨與民眾黨間的關係更是複雜,兩黨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某種共謀關係,這在韓國瑜和江啟臣於1月29日拜訪民眾黨黨團辦公室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就在2024年1月29日的早晨,引人注目的一幕在台灣政治舞台上上演。國民黨立法院正副院長候選人韓國瑜和江啟臣拜訪了民眾黨黨團辦公室,希望尋求民眾黨的關鍵支持。對於立法正副院長候選人拜會各政黨黨團的行為,本應是以尊重、禮貌和慣例為基礎。然而,國民黨所推出的韓國瑜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之間的曖昧關係在選前已曾經爭議,而在他們與民眾黨的會面之後,韓國瑜更是在媒體面前展現出積極要求與民眾黨黃國昌擁抱的畫面。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公眾的不快情緒,無法看出其中的得失分寸。

對於此事,大家或許還記得2019年11月29日,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召開記者會,揭露當時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及其夫人李佳芬則在1999年時,利用立委、議員身份權勢,涉嫌不當占用國有地建設砂石場,牟取私利。黃國昌當場要求韓國瑜站出來釐清真相,並公開痛斥這種行為,誓言要對台灣的政治腐敗進行根除。此事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討論,黃國昌也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的堅定立場:「面對如此腐敗的政治,必須徹底掃蕩乾淨。」然而,現在黃國昌卻看起來愉快地接受韓國瑜的擁抱,這一行為讓許多關注此事的選民感到困惑和不解。這種戲劇化的轉變不僅讓人質疑過去的批評是否只是政治表演,也讓人反思在政治立場和個人關係間的界限。黃國昌的這一轉變,無疑為台灣的政治文化增添了一筆令人深思的注腳,引起公眾對於政治誠信和一貫性的進一步反思。

在當前的台灣政治舞台上,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法院的角力和策略互動,未能彰顯出政治領袖所應有的遠見與格局。相反,他們似乎更多地沉溺於政治表演與個人利益的爭奪,背離了對公眾的責任與承諾。這種政治行為不僅對台灣的民主進程和社會和諧構成了阻礙,也迫切呼籲所有政治力量必須共同尋求出路,確保政治透明、公正,並對關鍵議題進行實質性討論。

尤其是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選前提出的「下架民進黨」與所謂「聯合內閣」的主張,現在看來已經成了一場空洞的政治秀,目的僅在於為自身塑造一個改革者的形象,卻忽視了對國家未來的真正責任。這些策略背後隱藏的個人目的和政治算計,與國家的根本利益相去甚遠。台灣現階段迫切需要的是,政治領袖和各政黨應該超越短視的競爭,全心全意地關注國家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福祉。立法院應該轉變為一個促進理性對話和建設性合作的平台,而不是成為政治對抗的戰場。政治領袖必須展現出更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積極尋求各方面的共識,推動台灣社會和政治的全面進步。只有通過真誠的合作和對話,台灣才能有效應對當前的挑戰,為未來鋪設一條通往繁榮和和諧的道路。

王宏仁 (成大政治系教授、國策研究院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