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倒數,「日經亞洲」(Nikkei Asia)昨(4)日以「堅定捍衛台灣主權的礦工之子賴清德」為標題報導,報導中指出,面對中國不斷加大對台灣的壓力並誓言統一的情況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作為台灣主權的堅定捍衛者,如果在1月13日的大選中獲勝,他將肩負引領台灣度過危機的責任。

報導中提到,總統大選激烈,在總統蔡英文執政近8年後,選民感到疲勞,再加上中國的干預,使得賴清德難以激發公眾的熱情。但分析人士認為,賴清德和他的搭檔蕭美琴在和國民黨的競爭中微弱領先,將在蔡英文兩屆任期結束後接替她。

「賴清德將於10月年滿65歲,他的出身比台灣最近兩任總統都要普通得多。他出生在今天的新北市,在賴清德2歲時,其父親在煤礦事故中喪生,母親和他五個兄弟姐妹一起把他撫養長大。」報導引述前民進黨副秘書長羅文嘉的話,「他母親要撫養6個孩子,他們住在礦場工寮,所以他和母親的關係非常好,他知道她工作得有多辛苦。」

報導指出,賴清德後來成為一名醫生,並在哈佛大學繼續深造。1980年代末,台灣解除戒嚴,啟動政治改革,賴清德放棄從醫,投身政治,先是擔任立法委員,後來成為台南市長,在2017年至2019年,又擔任行政院長。

前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賴清德畢生投身公共服務,捍衛自由民主原則,確保台灣人民能夠繼續生活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

報導表示,賴清德曾直言不諱地支持「台灣獨立」,不過近年來,他的政治立場大幅緩和,現在承諾優先考慮維持現狀,追隨蔡英文路線。儘管如此,北京仍譴責賴清德是具有「對抗心態」的「分裂分子」;國民黨則一再以「台獨金孫」的稱號攻擊賴清德,宣稱他主張正式獨立,將導致台灣與中國發生戰爭的風險。最近一次辯論中,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更稱賴清德是「對和平的最大威脅」。

「賴清德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如何保護台灣免受中國干預。如果北京加強脅迫策略和認知戰來削弱賴清德政府,他可能會面臨更的壓力,要求他打壓威脅國家安全的活動。蔡英文一直避免這麼做。」

報導提到,賴清德一直懷有成為總統的抱負,曾在在2020年總統大選黨內初選中挑戰蔡英文,但未能成功,他在地方政府、立法院、行政院,以及現在位列行政部門位階第二高官員的經歷,使他看似已具備出任總統的資格,但問題是,在即將到來的動盪時局,這是否足夠。

報導說明,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加大了對台灣的威脅和軍事壓力,堅稱統一不可避免,這引發人們擔憂,在演變成衝突之前,緊張局勢會升高到什麼程度,或台灣民眾是否會因恫嚇而屈服。

「在國內,賴清德以富有同情心著稱。」報導提到,2018年加入賴清德內閣的Kolas Yotaka回憶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台鐵普悠瑪號列車出軌事故時的反應,她表示,「我在事發後立刻和他一起去探望悲痛的家屬。他見到家屬時流下眼淚,返回台北的路上非常難過。」

「除了履行行政院長的責任,他只要有一點空閒,不受媒體關注的時候,就會拿出病歷,親自致電各家醫院的院長,逐一詢問病人情況。當倖存者從加護病房轉移到普通病房時,我們會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每天更新進展情況。」報導提及,柯志恩說,「感覺我們就像同時在行政院和醫院診所工作。」

報導表示,2005年,賴清德也曾有失去冷靜的時刻,令人印象深刻,當時在野的國民黨杯葛時任總統陳水扁對美國採購潛艦的計畫,賴清德曾失態地抨擊國民黨,他當時喊道,「國家都被你們搞砸了!」由於中國的壓力和反對派的行動,蔡英文花了好幾年時間專注於潛艇國造,首艘潛艦於去年公開亮相。

報導提及,在最近一次與國際媒體茶敘上,賴清德表示,他將引領「價值外交新時代」,這是他迄今為止最清晰的表述,明確將民主價值觀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指引原則,尤其是在中國向台灣僅存的幾個外交盟友施壓,要求他們轉而支持北京的情況下。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   圖:取自賴清德臉書(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