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已在今年6月宣布聖嬰年來臨,預計將持續到 2024 年。而聖嬰現象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對此,中央氣象署回應,每年聖嬰年時,秋季至隔年春季的季風將出現變化,會減弱東北季風使冷空氣不易南下,出現暖冬;並在隔年春季帶來西南風,使台灣春雨增加。

氣象署表示,每幾年耶誕節前後,平時海溫偏低的秘魯西部沿岸,海水溫度會突然升高,原因是沿岸富有高度營養鹽的湧升流減弱,連帶造成當地漁獲減少。由於適逢耶誕節,秘魯漁民便以「El Niño」稱呼這種海水暖化的現象。

1960年代後,海洋學家發現這股異常增溫的海水不僅發生於秘魯西岸,而是綿延太平洋面數千公里之遠,後世科學家便借用秘魯漁民的說法,把這種每隔2 – 7 年發生在赤道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增溫、影響全球氣候的現象稱為「聖嬰_南方振盪現象(ENSO)」。

而今年NOAA已在6月宣布聖嬰年來臨,預計將持續到 2024 年。根據全球海溫和大氣環流監測資料目前顯示,聖嬰現象正在持續發展中,近期的海洋聖嬰指標仍維持上升趨勢,2023年7至9月平均數值已來到1.3,預期今年秋季就會達到聖嬰事件成立的標準,並持續到 2024 年,全世界將處於聖嬰現象的影響中。

雖然台灣不在聖嬰現象主要發生的赤道太平洋區域內,但台灣氣候仍有部分受到聖嬰的間接影響。像是在聖嬰年時,秋季至隔年春季的季風將出現變化,聖嬰現象所引發的南海-菲律賓海反氣旋,會加強台灣附近的西南風使熱帶暖空氣移入,同時也減弱了東北季風使冷空氣不易南下,受到海溫與季風變化,使台灣氣溫易偏暖,冬季出現「暖冬」、隔年夏季也會變得更熱。

而海溫變化也使菲律賓東方海面易生成反氣旋環流,帶來西南風,形成有利於降雨的環境,因此聖嬰隔年春季台灣會出現「春雨增加」的情況。此外,聖嬰現象發展時的夏秋季,由於暖海水環境偏向赤道中東太平洋,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距離台灣較遠」,而「颱風數量接近或略少於正常」。

不過,每個聖嬰現象都存在個案差異,今年聖嬰雖已逐步發展,但目前西北太平洋、大西洋海溫偏暖,和過去的聖嬰發展狀態不太一致,因此以上種種有關聖嬰現象對台灣氣候的典型影響特徵並非絕對都會發生。但我們仍可以透過氣候模擬與預報,提前做好面對異常氣候的準備。

一圖看懂聖嬰年對台灣的實際影響。   圖:取自中央氣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