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自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新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內文訪談整理多位柯文哲前幕僚敘述,論「柯文哲們和五種話術」。

柯文哲們和五種話術

「要認識柯文哲,必須知道柯文哲不是柯文哲,而是柯文哲們。」

說話的是張益瞻。

張益瞻跟著柯文哲打過選戰,柯文哲主政時當過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

張益瞻幫柯文哲找過十個粉絲數五萬以上的網紅,每天帶幕僚和他們開會,下午柯文哲就據以發言。

以前,政治人物是看報治國,聽張益瞻這麼說,柯文哲是看YouTube 治國。並且他也是抖音文化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張益瞻說:「尤其在十五到三十秒的短影音上,柯文哲很會做,並且走入政治的3.0時代。」

他說1.0的政治是:我吿訴你。2.0的政治是:我和你來互動。3.0的政治是:我交給你做。張益瞻說,今天藍綠許多政治人物還是1.0, 但柯文哲已經進入3.0。

「柯文哲不用自己做,訓練年輕人自己做。開放原始碼給你做,做錯了是別人的錯。」

柯文哲相信社群媒體的流量密碼,也就會被流量密碼影響。

「小粉紅來對他們有利的按讚,柯文哲就會跟著說。」張益瞻說,「所以他有些話聽起來像是中共同路人。」

也因為柯文哲相信流量,所以什麼都是跟著流量走。今天丟出一個話題看看大家反應如何,不好,明天就再丟出另一個相反方向的主張看看。哪些反應比較好,就說哪個。

有人說柯文哲是在操弄和他性質相近的人,但張益瞻說的更直指核心。「柯文哲是從一堆柯文哲裡撈出來的一個柯文哲,柯文哲只是柯文哲們的代表。」

從柯文哲不是柯文哲,而是從一堆柯文哲裡撈出來的代表這句話來看,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可以講話、立場矛盾的次數如此頻繁,卻還可以我行我素。

你說他一直變來變去,沒有立場;但是在柯文哲們的眼裡,就是他每個立場都講過,沒有背棄承諾的問題。

柯文哲就是利用這種「特許」,可以怡然自得地不斷以今日之我打臉昨日之我,以晚上之我打臉早上之我。

從訪談中,可以整理出柯文哲的話術有五種。

第一種,就是罵。

「他專門罵就好,不必提解答,因為提解答會穿幫。」張益瞻說,「他做分析是第一流的,但迴避決策。他最會叫底下的人自己去互殺,殺出個結果出來當決策。所以他最會罵。」

王景弘說,柯文哲就是用一些對於現況的不滿去包裝。他說得好像他上台這些不滿就可以被改善,可是他從來很少很少去說明,他到底要怎麼改善。(編註:二〇一五年柯文哲第一次競選時,王景弘就單槍匹馬幫他完成募款機制、網站等立下大功,並在二〇一五到二〇一八年間擔任臺北市府市政顧問。 )

第二個,是空。

王景弘說,「他很擅長把那種一點都不具體的東西講得好像很具體。比方說,他會講,『那我們要想一想的是,我們要留下什麼樣的臺灣給下一代』。聽起來他好像很重視下一代,但是他到底要留下啥東西給下一代,什麼都沒講。」

王景弘也拿柯文哲另一些話來舉例:「錯的事情不要做,對的事情一定做」、「這個就是該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他很會用這種聽起來好像是金句,但其實是廢話的東西,來包裝他自己。」王景弘說。

第三個,是推。

我訪問過的人裡,不只一位提到:柯文哲常常說他看到了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提出批評。但讓人不明白的是:你也當過八年臺北市長,既然你看到了那怎麼不解決?

王景弘的解釋是,柯文哲一直有個「爛攤子」邏輯:「我現在碰到這些沒辦法解決問題,都是前面一二十年留給我的問題,所以即使我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也沒有辦法解決。是因為以前的人很差,不是因為我。」

第四個,是變。

苗博雅舉了柯文哲針對同一個議題講多次不同的立場的例子。用「柯文哲其實是柯文哲們」的角度,特別可以說明他為什麼自恃變來變去也沒問題。

「比如說對中國好了。他可以經常指責蔡英文,說蔡英文一直在挑釁中國,但是他同時又可以在上節目接受專訪的時候說他要備戰而不避戰,備戰就是最好的避戰。」苗博雅說,「為什麼同樣的話他講就不算挑釁呢?因為支持他的人會覺得,啊,你看他都有講啊,他又說不挑釁,他又說要備戰,沒有背叛我們啊。」

苗博雅又舉了個例子。

「柯文哲講居住正義。但是他在議會裡又說他不會打房,因為營造業是經濟火車頭之類,打房會出問題。所以未來如果他當總統,不管打房或不打房,他都不算是背叛支持者。」

又比如反服貿。「柯文哲是反服貿運動最大的獲益者,可是他到現在可以跳出來說我從頭到尾只有說反黑箱而不反服貿。」苗博雅說,「所以有些人會覺得天哪我被你背叛了,但是支持他的人還是會說沒有啊,他沒有背叛我,他說了只有反黑箱不反服貿。」

第五個,是繞。

王景弘說,「他就是很喜歡繞圈子。有的時候你去戳他,他就會帶過話題,不然就開始繞,然後繞到你覺得怎麼會這麼無聊,都不想跟他說下去。」

他還有一招是把問題丟回給社會。「他會說,我們民間很厲害的。我們只要開放機會做青年海選,讓會的人來幫忙就好。但是會的人在哪裡?會的人找得到嗎?會的人要準備什麼?這些都不用回答。他只會說『讓大家相信民間有高手,讓高手過來幫我們,好,結束。』」

此外,柯文哲有時候還會把這五種話術搭配起來使用。

王景弘再舉了個例子。

「他除了說的話經常前後不一,還會把這兩個變化的論點都加上『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聽起來他都在做該做的事,但實際上他什麼也沒改變。」王景弘說,「所以,柯文哲怎麼變換說法,他是從不會道歉的。」

就柯文哲為什麼可以憑這五種話術走天下,尤其在年輕人裡吃得開,高懷遠又補充了他的解釋。。(編註:高懷遠是一位對雜誌、出版產業熟悉的獨立接案程式設計師。曾經也支持過柯文哲。)

「除了年輕人沒有社會歷練之外,大部分人不會去記住柯文哲講的每一句話。」高懷遠說。「還有,大部分人只會聽到自己知道的事情,自己認同的或喜歡的,或想聽到的事情。別的他覺得沒關係的就耳邊風過去。所以同樣的事情柯文哲講了前面他可能不喜歡的觀點就根本沒聽進去,等到後面聽到喜歡的觀點就會說:『這個想法很好,我認同。』柯文哲就在這樣不斷嘗試中加深支持者的印象。」

(本文摘錄自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新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

郝明義新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封面書影。   圖/翻攝自誠品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