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衰退,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與部分中小企業也陸續傳出債務違約的事件,我國企業與中國發生債務違約的廠商金流往來也受到政府重視,以掌握台灣金融業或其他企業受到中國經濟衰退的影響程度。除了恆大與碧桂園等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債務無法履行而需展延外,近期發生財務問題的中國上海農樂生物製品也與台灣租賃業與民營銀行,因此,金融業與租賃業者間的授信往來也引起政府的關注。
根據金管會在8月22日公布壽險業、證券業、投信基金對中國房市曝險共102.3億元,其中,證券業對整個中國房地產曝險共81.3億元,包括券商0.96億元,投信基金共145檔共80.3億元。由上述資料可以知道,證券業對中曝顯主要集中在投信基金,除了銀行、壽險業租賃業對中國曝險已受到重視外,另一個被忽略的對象是發行基金的投信業者。
投信業者對於基金的發行應盡善良管理人責任
當政府在計算金融業的中國曝險比重時,基金的風險最後多轉嫁給訊息不足的一般消費者身上,而非發行者或銷售者。但是,若我國基金發行者所持有的中國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財報審計缺陷,或是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百度等受到中國政府高度影響的數位平台業者,則基金發行者與上架者是否有盡到金管會特別重視的「善良管理人責任」,政府有必要特別關注。
對於協助投信業者基金上架的銀行或基富通等基金交易平台業者而言,這些管理者對於基金經營者的投資組合配置的合理性與合法性,若未盡到實質審查的責任,則在交易雙方存在訊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多數消費者若基於對理財專員或業者的信任就可能蒙受損失。儘管消費者在購買前就應該了解商品的投資風險,但若基金發行者或銷售者未善盡管理責任,仍值得主管機關正視。
就市場經濟而言,政府無法干預投信業者要發行基金商品的類別,如同政府無法限制量販或零售通路所販賣的食品類別,但是,若這些產品具有有毒物質或使用過量的化學物質具有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而消費者不知道時,則主管機關是可以要求業者將食品下架,販售有害消費者健康的食品也是可以歸責於業者。在許多業者對於食品成分標示不清或不明確時,消費者就可能因為不知道或無法知道實際的食品內容物而受到傷害。同理,對基金發行者而言,若基金所投資的公司與發行當時的經營狀況已有顯著的改變,且基金經理人忽視市場變化或被投資國法令的變化而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時,如同製造商的基金發行者以及類似零售通路的基金銷售者,均應有該盡的管理義務與責任,每筆基金的扣款都是有收取管理費的。
金融業的經營策略與基金上架策略應一致
基金的賺賠當然是投資人完全負擔,投資人也可以隨時檢視自己投資的組合配置是否恰當,但是,若是基金銷售通路的金融業者本身已看到中國的投資風險且努力降低中國曝險,則繼續銷售投資比重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基金並不合理。基金銷售者更不應因曝險是在消費者身上,就繼續銷售可能導致消費者大幅損失的商品給消費者或未給予提醒。否則,這樣的作為與販售黑心商品給消費者,卻無視對消費者健康傷害的黑心廠商無異。廠商不會因為自己不抽菸就不賣菸,這是因為抽菸雖然傷害身體,但也帶給部分消費者滿足。但是,我們應該很少看到消費者購買基金是為了虧損而得到滿足的。在ESG已成為普世價值的當下,我們期待金融業財富「管理」業務對於消費者的銷售策略也應與自身經營策略一致,才是金管會檢視金融業有無落實公平待客原則的重要原則。
※提醒您:吸菸害人害己、有礙健康,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本文獲央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