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二度榮獲專為國內大學教授設計,層級最高的學術獎座,並獲得「終身榮譽」殊榮。單眼失明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陳榮凱,如何替自己迎來精采人生?

空間約莫4、5坪大,從窗戶向下看,映入眼簾的,是擁有蜿蜒木棧道與一大片綠色湖水,名列台灣大學校園內12美景之一的「醉月湖」。辦公室裡陳設簡單,擺著一張電腦椅、兩個書櫃、幾張桌子,乍看正對桌子的牆面,以為掛著一幅書法草書的字帖;定睛一瞧,原來是一面寫滿密密麻麻數學運算公式的白板。

這間辦公室的主人——台大數學系教授陳榮凱,致力於代數幾何研究,是橫跨「代數」與「幾何」的數學領域,近來多被應用在物理學界,用來探索時間與空間,以及萬物的構成。

領銜高維度代數幾何研究 獲終身榮譽

今年4月,他從總統蔡英文手中接下代表學術界最高榮譽的「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包括肺癌權威楊泮池、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前台大校長管中閔等人都曾獲得不同類別的國家講座。陳榮凱因鑽研代數幾何20多年,成為國內高維度代數幾何領導者,並因提升研究品質、引領國內組成強大研究群而獲獎。

事實上,這已是陳榮凱人生中的第二座國家講座。上次是2014年,他當年才44歲,是該屆所有得獎大學教授中的最年輕得主;也由於兩度獲獎,直接晉升終身榮譽的國家講座主持人,獲得國家講座終身榮譽。

談到「終身榮譽」這項不易達到的學術成就,陳榮凱沒什麼太大反應,「我做的事情都一樣,就是不斷嘗試怎麼解出下一道難題。」

穿著合身短袖藍色襯衫、灰色長褲,戴著細框眼鏡,面容白淨斯文、講起話來不疾不徐的陳榮凱,卻經常留給第一次見到他的人深刻印象;因為,出現在右邊鏡框之後的,只有一條緊閉到幾乎看不見縫隙的細線。他出生後被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小眼症」,右眼球與視神經未發育,造成永久性失明。

「快看!有獨眼龍」、「你看他長得好奇怪。」身為家中唯一與眾不同的孩子,排行老三的陳榮凱成長過程中,不免碰上親戚間的異樣眼光,更不時遭遇他人的閒言閒語,或多或少刺痛他的心。

所幸,在家人支持,尤其是母親關愛與付出下,個性內斂的陳榮凱,沒有放棄自己,「既然不可能改變失明的事實,那就設法改變被歧視的狀況,」他選擇不與人正面衝突,總是鼓勵自己,「以後一定要讓這些人跌破眼鏡」。

「想走不同的路」 高二確立數學志向

為實踐心中誓言,陳榮凱特別努力地學習。出生成長於台中海線龍井的偏僻海邊,即使國小上學途中會遭遇強勁海風吹拂,國中光車程來回要花費3小時,他都沒抱怨過苦,成績都維持班上前段。甚至高中時,因為聽聞台北學生很優秀,他也捨棄台中一中,獨自「北漂」到台北租屋就讀建國中學,藉此砥礪自己的求知欲。

他高二時,參加校內數學奧林匹克培訓隊,享受與同學一起動腦解題的過程,陳榮凱自此確認從事數學研究的志向。後來大學聯考,考試成績足夠踏進當時全國第一志願台大電機系,說服家人後,陳榮凱毅然選填台大數學系。「畢竟數學才是我真正的興趣,而且我外表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想跟多數人走不同的路。」他平靜地還原當下心路歷程。

(閱讀全文…https://bit.ly/3Mwta7l)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79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父母長照、親友死別、職場退休...精神科醫師看超高齡化社會:退休族不得不面對的「70歲危機」https://bit.ly/3OBM2EA

「愛多管閒事,反而救了我的命...」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聊創業:企業的成功,來自單純的善念https://bit.ly/3OEyW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