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地動山搖。嘉義縣大埔鄉規模6.4的淺層地震震醒了沉睡的山城。震源深度僅9.7公里,強烈的搖晃導致山區多處民宅和公共建物受損:牆壁裂開、磁磚剝落、天花板輕鋼架變形……災後畫面令人心痛,但更讓人擔憂的是背後隱藏的風險管理問題。

此次地震雖未造成人員重大傷亡,但顯示出台灣建築結構耐震的隱憂。許多公有建物因未投保保險,可能需耗費大量時間和公共資金進行修繕,影響居民生活,甚至延誤重要公共服務的恢復。


地震無情,人卻可以早做準備。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投保房屋保險如同給家一層「隱形的保護罩」。當天災來臨,保險金能即時彌補財產損失,幫助受災者重建家園,減輕經濟壓力。

然而根據金管會數據,目前台灣僅約30%的家庭有房屋保險。這意味著多數家庭在災後只能依賴政府救助。若投保率能提升,政府財政壓力將大幅減少,有限資源也可更有效率地使用在需要的地方。

地震後,公有建物如學校、政府機關等修復成本龐大。以嘉義此次地震為例,受損建物的修繕經費將由地方或中央財政承擔,對財力有限的中小型縣市形成沉重壓力。如果這些建物能提前投保保險,修繕經費便可由保險公司分攤,減少公共財政的負擔。

在日本,地震多發使得保險制度相當完善。地方政府通常以聯盟形式集中投保,不僅分散了風險,也能快速動用保險金進行修復。同時,日本的保險政策與防災預算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預防重於治療」的理念。台灣是否能從中借鑒,設立類似制度,值得深思。

分級投保:高風險區域優先
政府可針對高風險地區的重要公有建物,如醫院、學校等,進行分級投保。這不僅能有效降低災害帶來的財政壓力,也能迅速恢復關鍵設施的功能,減少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保險產品創新:滿足多樣需求
保險業者可設計專屬於公有建物的綜合保險產品,涵蓋地震、颱風等多重風險,並提供彈性化的保費方案,吸引地方政府參與。同時,政府與保險機構可建立合作機制,進一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提升風險意識:全民參與防災
保險普及離不開宣導與教育。政府應加強推廣,幫助民眾理解保險的重要性,同時提升地方政府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從基層做起,全社會才能具備更強的抗災韌性。

嘉義地震再一次提醒我們,天災的頻率與強度或許無法控制,但風險的影響卻可以提前管理。房屋保險與公有建物保險不僅是財務保障,更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政府、民間與保險業者若能攜手合作,借鑒國際經驗,結合在地需求,將風險分散與資源運用做到極致,便能為台灣建構更堅韌的防災體系。畢竟,守護我們的家與家園,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接力賽,每一棒都需要穩穩接好。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