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解放軍稱「東風 26 剋星」經過測試,射程可達 4,000 公里,有「航母殺手」之稱。但許多媒體忽略了美國現代海軍為回應或「反擊」中共經常討論的 A2/AD(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而做出的各種調整。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權威戰士》(Warrior Maven)最近刊文,介紹了美國航母的強大防禦能力,使得航母既是威懾工具,也是擊敗侵略的工具。

船舶防禦、電子戰(EW)和宙斯盾

一般而言,其中許多細節都屬於電子戰技術的範疇,能夠找到並定位接近的敵方彈道導彈、空中導彈和巡航導彈的特徵,並對敵方導彈射頻信號或制導系統進行「干擾」,或令其「無法使用」,以此消除威脅。

許多海軍水面艦艇都配備了激光武器,這些武器既能執行光學功能,又能以光速焚燒或攔截來襲威脅。

一艘航母會受到驅逐艦和巡洋艦的保護,無論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還是「伯克」級驅逐艦,都使用「宙斯盾」作戰系統進行防空反導作戰。其中 AN/SPY-1D(V)雷達,能夠探測到 165 公里外的高爾夫球大小的目標。「宙斯盾」系統的 MK41 垂直發射系統,可以裝載標準-2 系列、標準-3 系列、標準-6 系列艦載導彈。其中標準-6 最大射程達到 370 公里,這個打擊能力,使得它完全可以將低軌道衛星打下來。

除了攔截飛機、巡航導彈等空氣動力目標外,標準-6 還有針對彈道導彈進行優化的改進型,可以在末端對中近程彈道導彈進行攔截。

因為潛艇無法從數百公里外攻擊航空母艦,只有在接近的時候才能攻擊。航母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和水下護航潛艇主要針對航母周圍的反潛作戰。數百顆近地軌道衛星也形成一個「網狀」監視網絡,可以識別航母殺手導彈的移動發射器,並提示能夠在發射時或發射過程中摧毀它們的武器。

航空母艦和多域網絡

多域網絡系統和無人系統也是航母防禦的基礎,因為它們可以在更大的網狀系統中作為水面和空中「節點」運行,從而更早地識別逼近的威脅,這些威脅往往來自水面艦艇雷達視野之外。海軍的現代化戰略旨在建立跨越空中、水面、海底甚至陸地的多域連接。

甚至一些有人駕駛飛機,如 F-35 或鷹眼(E-2 空中預警機),可以將威脅數據中繼到艦載火控系統,以發射攔截器。武裝無人機和戰機甚至可以自行發射攔截武器,對付來襲的中共導彈。

艦載無人加油機帶來的優勢

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是為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提供無人加油的關鍵裝備,實際上可以將戰機的投射距離「加倍」,以此增加攻擊火力。

東風-26 導彈相關信息不足 其能力令人質疑

報導稱,所有這些因素說明美國航母可以威脅敵方領土,同時更不容易受到岸基反艦導彈的攻擊,例如中共的所謂航母殺手導彈。

據中國對外釋出的消息稱,東風 26 剋星是一款新型的中遠程彈道飛彈,既可以攜帶核彈頭,也可以攜帶常規彈頭,其射程最高可達 4,000 公里,因此作戰範圍不僅涵蓋印度,也對美國駐日本基地構成威脅,被稱作關島殺手或航空母艦殺手。中國國家級期刊《科技獎勵》2015 年通過報導,指出東風-26 最大速度有 18 馬赫的突防能力。

東風 26 搭載在 12x12 運輸起豎發射車(TEL)上進行陸地機動發射,同時可以做到「無依托發射」,意即不需要在經加固的陣地發射,機動轉移得以增加生存能力,且可隨時隨地發動攻擊。

現今,傳感器感知範圍、武器射程和安全的多域網絡一直在改變艦艇防禦的範式,這一現實引發人們對中共「航母殺手東風 26 剋星」所構成威脅真實程度的質疑。中共至今都沒有說明東風 26 剋星的瞄準和制導系統有多精確等數據,以及跟蹤和擊中移動目標的程度、是否能採用跳頻等電子對抗措施。

美國目前唯一能對抗高超音速導彈的「標準-6 型」飛彈。   圖 : 翻攝自KK News

美國海軍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在航空母艦「喬治·布希號(CVN-77)」驗證工作完成。   圖:翻攝U.S NAVY官網

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首艦「尼米茲號(CVN-68)」。   圖:翻攝US N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