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台》的字幕選用以臺語漢字為主的「臺羅拼音方案」之後,但為兼顧現實,電視頻道字幕主要包含「臺文/華文雙字幕」、「臺文/羅馬字幕」,以及「臺文字幕」、「華文字幕」四種。不過,自開播以來,對以上四種字幕,觀眾各有喜好與批評,甚至許多人仍在質疑「臺語」有字嗎?當然有。
臺灣的「臺語文」漢字書寫,至少已超過三百多年歷史,最早或可推至清國古籍中的記載,譬如《裨海紀遊》(1697,郁永河著)、《臺海使槎錄》(1724,黃叔璥著),不少名詞都直接採用臺語的語彙;年代更晚的古籍,使用之臺語情形就更多了。當時因各地腔調不同,並未有統一書寫標準,書寫者主要是來自唐山來臺遊宦的讀書人,他們大都以臺灣本地雇用之通譯,或從福建帶來得僕役音譯,因此臺語漢字書寫用字不盡相同;如將福建閩南地區以泉漳等發音的漢字書寫劇本,如「荔鏡記」(或稱荔枝記)的漢字書寫算進去,「臺語漢字」書寫的歷史至少將近500年歷史。
日本殖民時期,1915年始有臺灣文人將荷蘭統治時期開始流傳的「臺語口傳故事」,以漢字的臺語白話寫成文字記錄,像是白話本的臺語筆記小說。若不把荷蘭人以荷蘭文寫的臺灣事務的作品,當作臺灣文學(或臺語文學),則臺灣人直接以羅馬拼音的白話書寫,最早的年代是十七世紀以西拉雅語書寫的「新港文書」,這套書寫系統曾在臺灣實際使用了150年之久,「新港文書」算是目前可見,最早用臺灣語言書寫的白話體文獻;也就是說,羅馬拼音的白話字,也超過150年的歷史。
本文即針對「臺語文」書面語的文獻提出個人初步研究與看法,臺語書面語的出現,依姚榮松的研究, 可分為以下幾大類:(一)目前可知最早出現的閩南語書面語,可遠溯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目前仍然流傳的《荔鏡記》白話戲本。《荔鏡記》的詞彙語用字,經由臺語研究耆老吳守禮整理與註解,並發表為《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初稿》一文。 (二)另有發源於中國的漢字文獻,如泉州韻書《彙音妙悟》(清,嘉慶年間,1800年),及其後之漳州韻書《匯集雅俗通十五音》、廈門的《八音定決》、潮州的《潮州十五音》,數年前,中國又出土偏漳、廈的《渡江書十五音》,以及臺灣出版的《彙音寶鑑》 等韻書。這一系列書,已由洪惟仁整理、導讀或重刊。(三)此外,臺灣本土生產,民間甚為流行的通俗文學,如南管曲文、歌仔冊、流行歌及謠諺等,材料多元豐富。四、從1920年萌芽至1990年代,間隔興起之漢字白話文創作,雖然風格各異,但為臺灣話書面語提供豐富的素材。(五)其他如各類漢字閩南語辭典,以及日治時期臺灣所出版有閩南話研究及臺語教科書、會話讀本等。
姚文關於臺灣話書面語文獻,提供豐富而具體的史料,前述文獻經過各界的研究,多年來已增添諸多資料,如施炳華根據吳守禮的研究,出版《荔鏡記匯釋》(自行出版,2013年), 並聘請梨園戲生角、福建省泉州藝術學校梨園戲表演專業教師李麗敏的全文唸白VCD; 從清道光 6 年(1826), 約到1970年代前,由閩南傳至臺灣的歌仔冊出版,其出版數量,總共約有二、三千本,已將近兩百年來, 1897年出現的《臺省民主歌》, 也曾為史事歌謠的內容。
上海點石齋書局印製《臺省民主歌》(黃天橫藏)。 圖:呂東熹提供民間「七字歌仔冊」最遲出現於乾隆年間(1746-1795)的閩南地區,施炳華研究約在1826年傳入臺灣,林央敏則認為約在1900年前後清末時傳入臺灣,當時臺灣已劃歸日本統治,臺灣人在懷舊與「思漢」的情緒下,由往來臺、閩間的書商引進臺灣,到了大正年間(1912-1926)臺北市西門町的「黃塗活版所」以鉛字活字版大量發行臺灣版的歌仔冊,臺灣人受到鼓勵,不少民間素人開始用臺語白話創作新的七字歌仔,出版者除原本「黃塗活版所」外,臺北周協隆書局、嘉義捷發書局(漢書部)、嘉義玉珍書局、臺中瑞成書局等都大量發行了歌仔冊。 之後,各大城也有零星出版歌仔冊印刷所或書局。像近年來在臺文系所或歷史系所備受關注的新竹市「竹林書局」也是其中之一。
歌仔冊之外,原本在臺灣民間流傳原汁原味民間故事,到了二戰後臺語文學運動,1986年底至1987年間,由洪惟仁以筆名「阿土伯」、「洪鯤」用完整的臺灣話改寫﹤蛇郎君﹥、﹤虎姑婆也﹥等故事,陸續發表於《臺灣新文化》,算是臺灣人以臺語筆記書寫臺灣故事的發端; 以臺語筆記相褒歌、歌謠的採集出版, 近20年來也有不少成果。
臺中瑞成書局於1960年出版的《八七水災可憐歌》。 圖:呂東熹提供臺語書面語的書寫,林央敏提出臺灣最早的文字書寫,約在1624至1697年間,前者是荷蘭人佔領臺灣第一年起始,當時荷蘭人以荷語羅馬字寫作有關作品,後者則是郁永河撰述的《稗海紀遊》時代。 但林央敏認為,前述作品雖然可視為臺灣最早的寫實文學,不過,其文章或會用到臺語詞彙,但因原作並不是臺語寫成,不能算是臺語敘述文;比較可能用臺語思考寫作的起頭時間,最快要到18世紀,母語是福建漳州話的藍鼎元於1721所寫,有關評定朱一貴革命的露布和書檄,藍鼎元的文章後收錄在其著作《東征集》(1722年),他和范咸的《重修府志》之﹤藝文誌﹥,林央敏認為是最早的臺語書面文學,或稱為寫實主義臺語歷史文學。
前清的臺語書面文學,主要是臺語古文創作,真正以白話文創作的書面語小說,大約在1920年至1960年,但林央敏也指出,若不把荷蘭人以荷蘭文寫的臺灣事務的作品,當作臺灣文學,則臺灣人直接以白話書寫,最早的年代是十七世紀以西拉雅語書寫的﹤新港文書﹥,這套書寫系統曾在臺灣實際使用了150年之久,﹤新港文書﹥算是目前可見,最早用臺灣語言書寫的白話體文獻。 但真正用臺語白話體書寫文章,有作者又有固定文本留下來,要到1885年基督教老長教會設立《臺灣府城教會報》之後才出現。 教會羅馬字的出現,使得羅馬拼音逐漸演變成優勢符號,後來影響了臺語書面語標準化的建立。
圖四:《臺灣府城教會報》 圖:呂東熹提供李勤岸研究1850年至2006年,有關臺語羅字拼音符號,總共收集到49套,這為數不少的羅馬字拼音符號,不但無法幫助臺語的推展,反倒阻礙了臺語的發展與統合。 在迫切需求一套有共識的拼音方案,以利臺語文的書寫、閱讀臺語文,一直是臺語漢文界的向望。針對臺語書面語書寫,姚榮松雖是集中在傳統閩南語漢字典籍的討論,不過他主張在不造字的原則下,提出字源原則、俗字原則及借音原則等三個基本規範,希望建立臺語文字標準化共識,這個共識與歷史性的決策,終於結束臺語長年來的拼音爭議,也顯示臺語拼音方式最後因納入「羅馬字拼音」而得到共識。
2000年9月,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新任主任委員曹逢甫上任,並提出「國家語文資料庫建構計畫」,下面有三個子計畫,即一、成語典(共通語);二、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三、臺灣客家話常用詞辭典等三個編輯計畫, 曹逢甫擔任後兩部辭典的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2001年7月並成立「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輯小組」,由姚榮松擔任總編輯,張屏生及林香薇教授擔任副總編輯(兩位副總編輯的分工是語音和詞彙),林香薇後來因故辭去副總編輯,未再增聘。編輯委員會由曹逢甫出任主委,楊秀芳教授擔任副主委,委員則有姚榮松、董忠司、連金發、洪惟仁、龔煌城、簡宗梧、張屏生和林香薇等教授。之後因撰稿、審稿業務的需要,又增聘了王順隆、何典恭、李櫻、林金城、林慶勳、徐金松、邱文錫、曾金金、陳憲國、陳淑娟、駱嘉鵬、蕭藤村、盧廣誠等研究台灣閩南語的專家學者參與編輯工作,「陣容之堅強可以說是台灣閩南語詞典編輯上前所未見。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自2001 年9 月展開編輯工作,初期7 位專職編輯雖是國語會原任共通語編輯成員轉任,但也都以臺語為母語,在漫長的三年半編寫過程中,委員會召開了19次,每位編輯逐條依體例撰寫,再經多達13人審查人員分條審閱,進行修正、補充,每週一次由編輯小組會議過濾,有問題之條目則列入編輯委員會複審,複審後,再提兩月一次的編輯委員會議決定奪。
經過各界多年的討論與爭議,在2006年9月27日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通過「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簡稱「臺羅拼音」),10月14日公告實施,2009年10月公布「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 字表」,之後再收集各界意見,於2010年9 月進行修正;2011年7月持續修正,並推出新修正版;2014 年12 月又有一次修正。
這部為滿足當時漢字整理之需求,而由原「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輯的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於2008年10月網路試用版正式公告上線, 再經過持續修正的「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 字表」,「對於本土語言教育之推廣,抑或九年一貫閩南語教學之實施,無疑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語文教育成果與里程碑。 」
不過,林央敏認為「教會白話字」,與後來的「臺灣閩南語拼音」(所謂「臺羅」)的使用者,不管是全羅書寫使用者,或漢羅書寫,他們書寫臺語時的羅馬拼音,只是用來當漢字的注音而已,並非真正在拼寫臺語字彙。 也就是說,羅馬字拼音只是具有輔助功能的書寫系統。所以林央敏主張,漢羅夾用的基本原則:「當某些語彙的相對漢字如屬目前臺文界較少用或仍不知、或教育部未推薦、或寫作者不會、或電腦無法打出時,寫作者才考慮是否以羅馬字來權宜替代漢字。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公告之後,目前首頁累計查詢人次已達52,092,547(瀏覽日期:2022.12.12,10:50),這超過五千兩百萬人次查詢,確實已成為國人常用的一部辭典,對於本土語言教育的推廣,具有一定的規範作用。
(本文改寫自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於2023年1月13日舉辦的「漢字與語言表記國際學術研討會」,呂東熹的論文﹤臺語文字漢字書寫的選用—以《臺語台》為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