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縱情天地空靈,折衷畫心,把老子思想繪聲繪影,歡喜、莊重地勾勒出來。畫面李耳,一襲素衣布履,蜷曲著腰,時時閉目神思,手捧經卷,跪坐太極,背馱著一口「道」字大葫蘆,愉悅灑脫騎牛出關。人設中的老聃,大腦殼、小身軀,眉長如積雪,鬚髯勁白霜,一對似閉非閉的雙眼,寂然凝慮地專注洞察天地,善於鑑古推今;喜御風駕舟而行,飄然不與世爭;好上善若水之靜,浸淫澄潭千尺,自在忘情於清澈幽深的境界。
樂見少林和尚釋延一戮力發揚善知識,選擇沿用出家前俗名出版《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相較於他在「而立」到「不惑」之年,以漫畫所陸續創作的儒(孔孟)、道(老莊)、釋(佛陀與慧能)哲學大家經典,業經三十餘年再沉澱,呈現出來的單幅圖像,逕自濾除多格漫畫過多現代文字語彙的對話旁白,回歸純淨,讓意會空間更加明澈與遼闊。
這本《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源自「以無為本」的「貴無論」體系,書裡的原典與注解,完整忠於三國時期曹魏尚書郎王弼加注,共計〈道篇〉三十七章、〈德篇〉四十四章的傳世通行版本。蔡志忠根據原典,在既有自創精熟的老子漫畫人物原型下,又一次瀟灑彩繪出八十一幅以自然為本,且毋須贅言的「蔡式」妙悟畫作。
運筆靈活,線條灑脫,細看畫作,可以感受蔡志忠擁抱人世間那分濃郁熾熱的情懷,他縱情天地空靈,折衷畫心,把老子思想繪聲繪影,歡喜、莊重地勾勒出來。畫面李耳,一襲素衣布履,蜷曲著腰,時時閉目神思,手捧經卷,跪坐太極,背馱著一口「道」字大葫蘆,愉悅灑脫騎牛出關。人設中的老聃,大腦殼、小身軀,眉長如積雪,鬚髯勁白霜,一對似閉非閉的雙眼,寂然凝慮地專注洞察天地,善於鑑古推今;喜御風駕舟而行,飄然不與世爭;好上善若水之靜,浸淫澄潭千尺,自在忘情於清澈幽深的境界。
構圖流暢,視覺簡約,以人物為核心,蔡志忠維持一貫筆觸風格,毫不馬虎地展現屬於自我的視覺符號精髓,略不同於過往連環圖說,以及即興的單格速寫和插畫,之前盡以「老子」為中心,現在則以「經書」作視角,每幅看似無差別的構圖中,昇華處得見線條、圖形、色彩經過融會章節後,將文本意義與觀念,淬鍊成一幅幅圖案語言,且帶著深層客觀性。換言之,「圖繪」裡所體現的老子日常,無論角色形象、動作形態皆與經文涵蓋的精神契合為一。
毫無疑問,一畫一重點是蔡志忠措意於線條色彩的同時,有意識地創造「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的留白美學,這層藝術用心,在畫稿之內,直抵以自然心觀物,以自然舌言情的哲思,頗有百煉鋼化繞指柔,具「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的渾然天趣,這等形同道家將「氣」歸於「道」的層次,正是引導讀者循序進入「善行無轍跡」(第二十七章)的「無為」之門。
從圖繪反觀遁入空門的蔡志忠,他身在「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觀照中,以畫筆重新詮釋《道德經》,對照八十一個章節圖面構思,老子行住坐臥多作修習狀,樣似貼合「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的「唯識」觀,雙眸卻作「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微閉狀,這層「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的寓意,精準彰顯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的老子神髓(第十四章)。無須懷疑,老子所指的「惚恍」,正是佛家指稱的諸法「空」相。
寢饋《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不禁聯想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臨濟宗憨山大師,他鑽研佛理、弘揚佛法,行腳起於東海以至南粵,用十五年精力虔心注解《道德經》,他在《老子傳•發明歸趣》中有感寫道,「愚意孔老、即佛之化身也。後世學佛之徒、若不知老、則直管往虛空裏看將去。目前法法都是障礙、事事不得解脫。」掩卷,感受蔡志忠不枉三十年思索原意,已與憨山相去不遠。一個藉文字,一個用圖繪,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