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外交部長本周三(22 日)啟程前往北京,商討推動兩國建交相關事宜,台灣將可能再失去一友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24 日分析指出,中國用自己的經濟實力,試圖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向外交施壓,但美、歐洲各國官員近年卻用實際訪問台灣,來表達對台灣的支持,「台灣持續與西方國家發展密切,並用『非官方外交』來增加在全球的影響力」。
報導指出,中共對台不僅是領土入侵上的威脅,更在外交上施加壓力,要求任何與中共建立官方關係的國家,要拒絕承認台灣主權。台灣邦交陸續宣布與台斷交,靠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專家認為,官方看來台灣可能正在輸掉外交戰,但台灣一直在通過與西方國家發展密切,用非官方關係來增加其在全球的影響力。
政治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列夫納赫曼 ( Lev Nachman ) 提及 :「台灣的外交盟友確實為台灣提供了有意義的支持,例如允許進行正式訪問。但我們常問,如果有一天台灣的正式外交盟友為零,那會有什麼改變呢?而答案並沒有那麼多」。
美國早在 1979 年就撤回了對台灣的外交承認,但兩國的非官方關係似乎與幾十年來一樣牢固: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 2022 年 8 月訪問台灣,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也計畫在 4 月初會晤總統蔡英文。除了美國,歐洲各國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台的支持: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21 日率團訪台,是 26 年來首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
CNN 報導,北京持續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以及龐大的經濟實力,拉攏其他國家與其建交。台灣外交和國防委員會成員王姓受訪時表示,台灣越來越多的選擇不與中國的「金錢外交」相提並論,而是更願意強調共同的價值觀,比如民主。台灣正在利用外交資源來幫助官方外交盟友,例如提供人道主義和培訓計劃,讓友邦國人民直接受益,臺灣從不向他國官員或決策者提供現金。
報導也指出,2024 總統大選前夕,在野黨可能會利用執政黨的「斷交危機」當成攻擊目標。納赫曼說,國際和國內政府都很難接受這些打擊,因為失去外交盟友對台灣很多人來說確實具有象徵意義,很多其他國家也認為這是軟弱的跡象。
宏都拉斯擬與中國大陸建交,我國 23 日決定召回駐宏大使,以示不滿。圖為外交部大廳陳列宏都拉斯國旗(右二)。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