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日前宣佈提供國軍產銷履歷豆奶達6週,作為額外營養補充。民眾黨立委陳琬惠今(23日)質疑,農委會喊出2027年將國產大豆市佔率擴大至10%,但目前食用國產大豆自給率僅1.9%,真有認真推動國產豆奶?主委陳吉仲的承諾是否淪為口號?

陳琬惠召開「缺蛋想到豆奶了?國產豆10%淪為口號」記者會,民眾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冬山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耀及有限責任台南市青銀共農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劉震鋐線上出席。

陳琬惠指出,台灣耕地零碎,氣候條件讓國產大豆種植較難,其中大豆的種植面積一直偏低,至2017年起,台灣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始終維持3000公頃左右,至2021年的統計種植面積來到3377公頃,產量為4194公噸。但從農委會提供的資料中,食用國產大豆自給率只有1.9%,一直無法突破2%,除了補貼種植、技術輔導、設備補助、辦推廣會或是把國產豆奶送入校園和軍營之外,似乎看不到更積極的作為。

陳琬惠表示,早在2016年的大糧倉計畫就預計將國產雜糧種植面積增加到10萬公頃,結果卻只有7萬公頃,而現在的國產大豆耕地面積及產量都距離目標遙遠,農委會是要一再跳票嗎?地方也反映,農委會的綠色環境給付計畫,一分地可以補助6000元,有些農民種植大豆順便領取補助,大豆品質就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農民栽種大豆這麼辛勞,想問農委會,在補助國產大豆種植時要如何做到品質控管,避免市面上的大豆品質不一的情況?農委會有訂定大豆分級定價制度嗎?另不少南部大豆產區的農民改種植有加碼補助的玉米和高粱等作物,甚至爆出「農電搶地」和「農工搶水」的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南部地區的大豆種植面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農委會又該如何因應?

陳琬惠說,國產豆奶現在僅有23家,但政府的推廣策略還在當撒幣國家隊,補貼學校午餐費用,讓學童喝豆奶;補貼國軍喝豆奶。不免讓人質疑,農委會是不是要讓學童及國軍們消化大量撒幣契作的豆奶? 而國產豆自給率說要10%現在卻只有2%?是否因為國產大豆價格過高,還是因為農委會的行銷推廣不夠努力?或是銷售通路未完全打通?才會轉而補貼學童及國軍們幫忙喝豆奶的情形。 黃志耀提到,目前台灣的黃豆種植面積嚴重不足,希望能夠增加種植面積或加碼補助,讓更多的農民主動栽植。從地方創生的角度,也希望所有辦理地方創生的單位都能同時行銷國產大豆製品,並藉此機會創新台灣農村的價值。

劉震鋐表示,南部正面臨缺水現象,農工搶水排擠掉農業的用水。農委會現在透過各種補助,短期鼓勵農民種植大豆,但各地土讓氣候栽種法都不同,產出的大豆質量不同,應要有分級定價的制度。另一方面,他為了推廣國產豆自己成立品牌做國產豆奶,但利潤非常低,不可能鼓勵更多人進入國產豆奶領域。不管是採收後乾燥的技術、或是豆類品質的把關、及倉儲設備的設置,農委會應該更積極的協助,才會讓更人投入生產、加工及銷售的行列。